Layer2 & LSD 未来发展趋势

Metis Chinese Community
2024-02-14 11:12:17
Collection
听行业大咖解读Layer2 & LSD赛道的发展趋势

本文来自Metis中文社区于2月7日举办的推特Space内容整理,本期 space由橘子主持,嘉宾有陈剑,Ningning, Masiwei, Rocky, Haotian.

 

1. 中心化一直是Layer2项目被诟病的一个点,Metis基于此提出的去中心化排序器已经开始进入测试阶段。对于去中心化排序器这个模式你怎么看?

 

 

陈剑在讨论去中心化排序器的重要性和潜力时,显然,这将是Layer2技术领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目前,许多主流的Layer2项目依然采用中心化的排序器,原因多样,包括对权力的不愿放弃和技术上的挑战,比如在已经有大量使用的情况下突然转向开放和去中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尽管存在种种原因使得当前排序器仍然中心化,但如果我们能突破这一障碍,将使整个生态系统受益,包括技术的去中心化和让社区共享发展成果。

去中心化排序器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从当前的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再到共享排序器,最终实现终极的去中心化共享排序器。这一进程不仅有望促进技术的发展,还能让更多的社区成员共享Layer2技术发展带来的益处。

我希望,正如官方所言,我们能成为首个实现去中心化排序器的项目,并进一步成为首个实现去中心化共享排序器的项目,通过将我们的排序能力打磨并开放给社区,让更多的人一起享受到Layer2技术发展的红利。这不仅是对技术前景的乐观预期,也体现了对去中心化精神的坚持和推动。

 

 

Ningning当我第一次接触到Metis时,我被它与其他Layer2解决方案的不同之处所吸引。不同于其他Layer2通常使用ETH作为交易费(gas费),Metis采用其原生代币作为交易费用。这一点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促使我深入研究Metis的文档。我发现,与其他Layer2项目相比,Metis似乎并不强调与以太坊的紧密联系或所谓的“正统性”。虽然Metis被广泛认为是基于以太坊的Layer2解决方案,但在其产品和网络架构设计中,它选择了一条与以太坊相对独立的路径。

我认为这种独立性与Layer2项目之间存在的主权性和正统性之间的差异有关。Metis倾向于更加强调主权性,这在它拥有自己的去中心化验证网络和计划推出的去中心化排序器网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为什么要强调主权性,一个原因可能是当前Layer2解决方案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在强调以太坊正统性的同时,可能忽视了项目本身及其代币持有者的利益。

我观察到,一些Layer2项目,尤其是那些强调与以太坊紧密联系的项目,可能过于专注于服务以太坊社区,而忽略了自身生态的发展和代币持有者的利益。例如,有的项目在获得社区空投后,开发活动和创新似乎减缓,主要精力转向了获取资金支持而非产品开发和生态建设。

Metis的策略则完全不同。它不仅强调去中心化和主权性,而且通过其原生代币赋能交易费用和质押激励,鼓励社区参与和共享生态红利。Metis的创始团队甚至提出了最终由社区完全治理项目的愿景。

总而言之,Metis的这种独立和创新精神,以及它对去中心化和社区共治的重视,使我对其充满信心。通过推动去中心化排序器的发展和生态资助,Metis不仅为自己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整个Layer2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Masiwei:我不是研究员,更像是一位经历过市场起伏的老韭菜。听陈剑老师的分享,我真的深感佩服,他提到的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赞同。我之前也深入了解过zksync,甚至参与了他们的流动性提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很多方面的效率问题让我有些失望。

对我来说,Metis这样的Layer 2项目,就像市场上新兴的plus项目一样,每一个Layer 2都有它独特的亮点。Metis强调的去中心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可能不完全理解其中的技术细节,但我能感受到这种去中心化趋势将如何激发社区的活力。

我记得以前在Arbitrum社区看到的一些很有潜力的项目,他们最初在Arbitrum上做得非常好,但后来似乎因为Arbitrum的一些局限而转向其他链去尝试新的项目。这种情况让我思考,去中心化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能够促进创新和社区参与的动力源泉。

当我们看到Arbitrum完成空投后,很多项目和开发者似乎失去了动力,这与Metis目前的活跃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总的来说,我只是一位经历市场的普通参与者,我的观点可能并不深刻,但我真心希望去中心化能够为整个区块链世界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

在探讨Layer2(L2)技术中,排序器的角色及其对去中心化进程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排序器在以太坊Layer2解决方案中的基本作用:它负责收集、排序用户的交易,并最终将这些交易打包提交到以太坊主网。这个过程旨在通过降低每笔交易的gas费用,提高交易处理的速度和效率,从而解决以太坊网络的扩容问题。

 

Rocky:当前大多数L2解决方案采用的是中心化的排序器,这主要是由于技术挑战、经济利益以及网络安全性考虑。中心化的模式虽然在短期内能有效提高效率,但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存在偏差,也可能带来安全性风险,例如单点故障或是潜在的恶意行为(如MeV攻击)的风险。

然而,Metis提出的去中心化排序器模式标志着向着更加去中心化、透明和安全的方向迈进。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缓解MeV等问题,还能够通过使社区成员能够参与到网络的验证和排序过程中来共享生态系统的发展成果,进一步推动了生态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这种去中心化的尝试,我个人感到非常乐观。虽然去中心化排序器面临诸多技术和实施上的挑战,如需保持高效的交易处理速度同时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它代表了Layer2技术向着更加成熟和完善的方向发展。Metis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可能会成为推动整个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Metis采取的措施,如设置较高的节点质押门槛和提供质押收益,这些都是鼓励社区参与并保障网络安全的积极尝试。此外,将一部分收益分配给参与节点,不仅能够激励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到网络的维护中来,也是一种公平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奖励机制。

总之,Metis提出的去中心化排序器是Layer2技术发展中的一次重要尝试,它对于提升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安全性和用户参与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期待看到这种模式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验证,为整个区块链生态带来积极的影响。

 

Haotian首先,我觉得我们需要思考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Metis要选择跳出来,推动去中心化的进展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众所周知,最早将去中心化排序器作为技术叙事的,并不是Metis。像Optimism、Arbitrum等早期的Layer2解决方案都提到了这个概念,因为排序器在整个Layer2生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尽管这些项目都提出了去中心化排序器的概念,但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个进展似乎停滞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这个方向,但可能是由于实现上的困难或其他战略选择,这个目标暂时被搁置。此时,Metis站了出来,宣布要实现去中心化排序器,这无疑是对整个Layer2领域的一种挑战,也显示了Metis的野心和对未来的规划。

实现去中心化是一个技术上非常复杂的挑战,尤其是在处理潜在的MEV问题和确保网络安全性方面。中心化的排序器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的效率,但它背离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并可能引入额外的安全风险,如单点故障等问题。

Metis选择在这个时刻推进去中心化,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种对生态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通过实现去中心化排序器,Metis不仅可以提升网络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可以为社区成员提供更多参与和共享生态系统发展成果的机会。

虽然前路可能充满挑战,但Metis的这一尝试对于推动整个Layer2技术向着更加去中心化、公平和开放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个人对此持乐观态度,并期待看到这个愿景在未来得以实现。这不仅对Metis自身是一次重要的突破,也可能成为整个区块链领域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现阶段layer2赛道项目发展迅速,对于Layer2未来的发展,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layer2不再只是layer1的补充,而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型交易汇聚和分发处理平台,以后以太坊就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础设施平台,为Layer2服务。对此你怎么看?

 

陈剑: 在讨论以太坊生态及其未来方向时,我认为当前的情况确实非常复杂。以太坊基金会的愿景似乎是将以太坊作为基础层,不直接面对C端用户,而是提供数据可用性、共识等底层服务,把创新应用场景的开发任务留给Layer2来完成。这个概念在理论上听起来很美好,以太坊只负责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部分,然后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获益,而具体的客户招揽和服务交给Layer2。

然而,随着模块化的发展和一些Layer2开始寻找新的创新路径,这个愿景并没有完全按计划发展。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内部的反叛,比如一些Layer2或新链开始探索使用自己的代币作为交易费用,而不是完全依赖以太坊。这种做法直接挑战了以太坊作为结算层的地位,而以太坊基金会对这些变化的反应似乎并不足以控制局面。

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导致了以太坊生态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是内部的不受控制状态,一些Layer2和新公链开始采取自主路径,探索独立于以太坊的盖斯费模式和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外部竞争加剧,新的区块链项目和Layer2解决方案不断涌现,每个都试图通过不同的创新来吸引用户和开发者,这种竞争态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但也给整个生态带来了分裂和混乱。

面对这种局面,我个人认为未来的一种理想状态可能是通过共享排序器等技术创新,真正实现去中心化,并为用户提供统一、简化的交互体验。如果能够在Layer2上实现更广泛的共享和合作,可能会为整个区块链生态带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也需要生态内各方的共识和合作,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区块链世界。

 

Ningning我对陈剑老师提到的链上抽象非常认同。作为一个常在链上活动的用户,我深受链上流动性分割和交互体验不一致所带来的痛苦。在不同的钱包间切换时遇到的风险,例如钓鱼攻击,增加了用户的不安全感。之前参加的一个Space活动中,甚至有嘉宾因为操作不慎在Layer2上损失了4000美元,虽然这与链上抽象不是直接相关,但它确实放大了用户面临的风险。

现在以太坊的路线图显示,它可能会逐步转变为一个基础设施层,不再直接与C端用户互动,而是将执行层的工作外包给Layer2,自身则专注于提供共识和数据可用性服务。这一变化预示着未来以太坊可能不再支持EVM,而是完全将执行层的功能转交给Layer2,自己则集中精力在共识层和数据层上。

这种变化对于整个区块链生态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以太坊逐步完成这一转变,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重新平衡的过程,Layer2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仅是技术或先发优势,更关键的是能否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让用户更好地参与到协议治理中来。

目前,一些Layer2因为先发优势和以太坊的背书而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但真正的挑战在于以太坊完成分片后,成为一个纯粹的结算和共识层。那时,那些能够与社区共享利益、共享治理的Layer2可能会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Masiwei:最近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比特币涨的时候,以太坊似乎并不怎么跟随,反而是在比特币横盘时,以太坊会有所上涨。但随后,以太坊的涨势一旦结束,往往预示着市场即将迎来一波大跌。这种现象让以太坊处于一个有些尴尬的位置。以太坊好似一个众多Layer 2父亲,虽然有许多Layer 2项目,如Metis这类去中心化项目,ZKSync这类ZK Rollup项目,以及Optimism和Arbitrum这样的项目都在活跃发展,质押了大量以太坊,却看不到以太坊本身的价格有太大的波动。

这里面的一个观点可能是,以太坊正在转变成一个更为基础的测试平台,主要为Layer 2提供数据和服务。随着以太坊转向PoS机制,它可能更好地服务于这些Layer 2项目。当前,许多Layer 2已经开始自动化地将以太坊PoS的收益反馈给用户,这种模式可能意味着未来以太坊的价值波动将不会过度影响这些Layer 2项目。Layer 2可能会像互联网上的微信一样,最终其市值甚至可能超越以太坊,这种基础网络层。

我的观点,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用户的看法,但我相信未来的Layer 2将在以太坊生态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以太坊本身可能更多地成为一个稳定的基础服务提供者。这种变化对于整个区块链生态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可能会带来更多创新和价值。

 

Rocky:陈剑老师的讲解确实很通俗易懂,我认为他对以太坊未来的展望很有见地。以太坊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成为一种底层操作系统,类似于现在的安卓和iOS,为更多生态系统和Layer 2扩容方案提供支持。以太坊和Solana可能会像安卓和iOS一样,分别扮演不同的系统角色。

作为基础设施平台,以太坊的未来发展确实是 Vitalik 一直提倡的方向。尽管我们看到了许多模块化方案解构了它的逻辑,但以太坊作为一个安全性最高的智能合约公链,其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非常明确。以太坊在安全性、共识安全层,以及DA层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这对于整个以太坊生态的发展至关重要。

未来,以太坊可能会在RWA(Real World Asset,实物资产代币化)赛道上展现出更大的潜力。在金融领域,资产的安全性远比交易速度更重要。以太坊的安全性优势可能会使其在这个领域占据重要地位。ERC-404等融合方案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以太坊在未来可能会构建出更多有影响力的金融产品。

总的来说,我认为以太坊未来作为一个最安全的公链平台,虽然在速度上可能不是最快,但在构建金融应用产品方面将会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未来的以太坊可能会更加专注于作为基础设施层的角色,支持更多的Layer 2项目发展,从而在整个区块链生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Haotian:面对去中心化排序器的挑战和Layer2的发展潜力,我的看法是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目前的Layer2解决方案大多依赖中心化的排序器,而Metis提出的去中心化排序器模式不仅有望增强生态的安全性和透明度,还能让社区更广泛地分享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这种模式的成功将有助于克服现有的中心化局限,推动Layer2技术向更去中心化、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我认为这是对整个区块链技术发展至关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未来区块链网络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及其去中心化程度。

 

另一方面,关于Layer2未来的发展,我同意Layer2不仅仅是Layer1的补充,而是正在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型交易处理平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态的成熟,Layer2有潜力承担起更多原本由以太坊等Layer1网络处理的角色,进而使以太坊成为一个底层基础设施平台,专注于安全和去中心化,而具体的应用和交易处理则更多地发生在Layer2上。这种变化对于提高网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以及扩展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至关重要。

 

至于坎昆升级后Layer2的市场格局,我认为这将进一步促进Layer2生态的多样化和竞争,促使各个项目在性能、安全性、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坎昆升级将为Layer2项目提供更多的设计空间和灵活性,有助于发现和培育出更多有潜力的项目,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关于LSD赛道及其在下一个牛市中的潜力,我看好LSD的未来。随着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不断成熟和用户对去中心化服务的需求增加,LSD赛道有望成为推动下一轮牛市的关键力量。质押和再质押模型的演进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DeFi并从中获益的机会,这不仅增加了市场的参与度,也为DeFi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这需要项目方在设计机制时充分考虑到风险管理和长期可持续性,确保不会演变成简单的"套娃游戏"。

 

最后,关于Enki的核心优势和重要性,作为Metis生态中的一个关键组件,Enki通过其LSD协议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简便的参与Metis排序器节点质押的途径,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参与门槛,增加用户的参与度,还能够提高整个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Enki的成功对于Metis生态的稳定增长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坎昆升级后Layer2的市场格局会如何演变?

 

陈剑我认为坎昆升级对整个Layer 2生态来说,最大的利好应该是对OP这样的体系化平台,因为它们拥有大量的小DApps,整体上手续费降低的效果最为显著。相比之下,那些独立的Layer 2链虽然也能从手续费的降低中受益,但相对来说效果可能不如OP这样的体系化平台明显。目前看来,OP和Arb这两个平台是最有机会从坎昆升级中获益的。

从整个Layer 2市场的动态来看,坎昆升级确实为Layer 2带来了充分竞争的环境。我个人认为,最受益的赛道可能是那些需要高频链上交易的领域,如游戏、社交等,坎昆升级可能会释放之前被压抑的需求,或者创造出全新的需求。

对于可能受到影响的赛道,我认为像celestia这样的选择了第三方DA服务的Layer 2可能会面临挑战。因为如果Layer 2到Layer 1的交易成本能够通过坎昆升级节省超过10倍,那么Layer 2是否还有必要因为成本问题继续选择第三方的DA服务就成了一个问题。这可能对celestia以及类似的第三方DA服务构成了一定的利空影响。

总的来说,坎昆升级带来的利好主要集中在需要高频交易的赛道,如游戏和社交,而对于那些依赖第三方DA服务的Layer 2平台来说,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是我个人对坎昆升级影响的一些思考和预判。

 

Ningning在我看来,坎昆升级最重要的作用是加强了以太坊生态,包括以太坊Layer 1主网和Layer 2之间的网络效应。通过降低共识区块空间的成本,坎昆升级增强了以太坊主网和Layer 2之间的连通性,使得资产和信息的跨链操作更加快速且成本更低。此外,它还通过改善子协议和加强跨链桥等安全措施,提升了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和用户资产的保护。

坎昆升级后,以太坊和Layer 2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条更加高效、安全的区块链网络。这种变化预示着未来以太坊可能不再只是一个纯粹的资产结算层,而是成为一个提供安全共识的底层基础设施。在这个新的生态系统中,Layer 2将承担起更多的执行层功能,从而使得以太坊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泛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和金融协议(DeFi)。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态的成熟,我们可能会看到Layer 2不仅仅是Layer 1的一个补充,而是成为具有独立价值和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这种转变将使得以太坊生态能够更有效地扩展,同时保持高度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未来的Layer 2战略和技术选择将决定它们在新生态中的地位和角色,预示着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

 

Masiwei:坎昆升级对以太坊生态的影响主要在于强化了以太坊主网与Layer 2(L2)之间的网络效应。通过降低共识区块空间成本,提升了跨链资产及信息的流通速度和降低了成本。其中,EIP-4844的升级允许L2的状态数据不再存储于主网区块中,而是专门的block空间,增加了3到4个区块空间以储存这些数据。

此外,Vitalik提出增加非0字节的Gas消耗四倍,目的是限制网络空间填满速度,减缓以太坊状态膨胀问题,从而减少中心化趋势和全节点的数据同步负担。这样的调整也旨在提升用户资产安全,因为增加攻击成本,减少了钓鱼攻击的可能性。

坎昆升级之后,以太坊和L2之间的耦合将变得更加紧密,共同构成一条模块化的公链。这将明显改变市场格局,所有参与方需在新的起点上进行竞争。正确选择技术方向和战略策略的项目将获得重大机遇。

从市场格局的角度看,坎昆升级后的L2市场将进入更加激烈的竞争阶段。已经发行代币的L2项目与尚未发行代币的项目将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未来,我们可能见证一部分L2项目变得更加强大,而其他小型或用户基础薄弱的项目可能面临淘汰。

整体而言,坎昆升级是以太坊生态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旨在提升网络效率、安全性,并可能导致L2生态的重大变革。

 

Rocky:关于坎昆升级,我之前分析过,认为这将极大地促进以太坊生态系统内的发展,特别是对于L2解决方案和金融衍生品领域。EIP-4844的实施预计将大幅降低Gas费用,预计降幅达到14倍左右,这将吸引更多用户进入市场,可能引发类似于DeFi Summer的生态繁荣。

同时,EIP-4788的引入,通过将信标链数据引入到EVM中,增强了以太坊主网的安全性和质押机制的可靠性,尤其对于LSD(Liquidity Staked Derivatives)领域带来显著利好。这一升级有助于实现安全共享和减少对外部机制的依赖,预示着L2可能会经历爆发式增长,促进百家争鸣的生态环境。

坎昆升级后,我预计以太坊L2将不仅仅是扩容解决方案,而是可能转变成具有L1特性的平台,上面将构建更多应用链(L3概念),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这种变化将使得以太坊生态从"胖协议、瘦应用"转向"胖应用、瘦协议"的模式,其中应用成为吸引用户的核心要素。

因此,我认为坎昆升级后的以太坊生态将更加注重应用层的创新和繁荣,为散户投资者提供了寻找下一个"苹果"或"腾讯"的机会。对于散户来说,这是一个理解和参与的好时机,尤其是在金融衍生品和Web3金融领域寻找具有潜力的应用和项目。

 

Haotian我觉得坎昆升级其实已经开始影响市场了,不是等到正式升级完成才开始变化。像Metis这样的L2新秀和模块化解决方案如TIA等,都是坎昆升级预期效应的反应。我认为坎昆升级并不是一个具体时间点的事件,它的影响已经在发生,正式升级只是进一步加剧这种变化。

 

我预计坎昆升级后会有更多的L2解决方案出现,因为手续费会显著降低,更多开发者可能会进入L2领域。这将导致市场上出现更多的L2产品,必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区分,比如头部的L2,中部和尾部的L2。不同层次的L2追求的目标不同,头部的L2更倾向于提供综合服务,而中部的L2可能更注重成本,通过一键发链等方式快速吸引市场关注。尾部的L2可能就是纯粹的市场运维,没有太多技术创新。

 

这种分布其实也是市场内卷的表现,但对于我们广大用户来说,能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一些好处,所以我还是挺期待的。总之,坎昆升级对于L2生态来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变化和机会。




最近LSD赛道的各种质押和再质押成为了圈内焦点,Metis也将会在近期推出去中心化排序器的LSD质押。现在质押已摆脱了先前简单的质押挖矿逻辑,将质押和再质押赋予了更多的作用和意义,在你看来这些质押和再质押是真正的市场所需,还是套娃游戏?

 

陈剑我认为,进行去中心化质押是有其必要性的,特别是对于像Metis这样的生态项目来说。由于去中心化质押需要第三方成员参与成为节点,这样的机制能够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程度,Metis作为Enki生态下的代表项目,无疑会成为推动去中心化排序器生态发展的排头兵。

我注意到,Metis的TVL(总锁定价值)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虚胖现象,主要是因为其Token占比过高。然而,随着Metis不断推进生态激励,以及更多链上交互和第三方链上资产的产生,我相信Metis能够调整其TVL至更健康的状态。特别是Metis作为少数直接使用自己Token作为质押资产的Layer 2项目,如果能够吸引大量第三方生态项目参与,并且产生足够的用户交互量,这将极大地增强Metis Token的价值和其消耗机制。

因此,我认为对于Metis来说,推动去中心化质押机制不仅是有必要性的,而且对其Token的长期价值和生态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我对于进行去中心化质押的看法和对Metis未来发展的一些期待。

 

Ningning我认为LSD(Liquidity Staked ETH)对于Metis来说确实具有重大意义。首先,Metis在以太坊生态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其TVL(总锁定价值)的原生资产不足以及资产单一性问题,这直接影响了生态的多样性和健康度。通过LSD这样的机制,Metis不仅能够增加其原生资产的丰富度,还能够为Metis Token提供更多的使用场景和价值提升路径。

通过将MetisToken质押以获得LSD,然后使用LSD作为抵押物生成稳定币,Metis生态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资金管理和投资机会。这种机制能够有效提升Metis的TVL,增强生态的活跃度和吸引力。

虽然以太坊生态中的稳定币竞争非常激烈,现有的稳定币生态已经相对成熟,但Metis通过LSD引入新的资产和稳定币生成机制,可以为自己在这一领域中找到独特的定位和创新点。这不仅可以增加Metis生态的竞争力,还能为整个以太坊生态带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因此,我认为LSD对于Metis来说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对其生态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策略,能够为Metis带来资产多样化和价值增长的双重收益。这是我对于LSD对Metis意义的看法。

 

Masiwei:我完全理解LSD(Liquidity Staked ETH)赛道对于类似我的用户来说确实是一个刚需。去年开始,我就密切关注并研究了这个领域,特别是在高年化回报的追求和对风险的敏感之间寻找平衡。LSD提供了一种机会,让用户可以在追求稳定回报的同时,尝试一些相对低风险的投资策略。

我认为,LSD赛道的吸引力在于它为追求稳健理财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它不仅仅是关于增加年化回报率,更多的是关于提供一种相对安全、审计过的,且在现有以太坊生态中能找到自己位置的投资方式。正如我之前的经历,银行的利息确实较低,而LSD提供了一种在加密市场中寻找“蹭蹭不进”的方法,既能参与到更广阔的加密货币市场中,又能相对控制风险。

确实,LSD的风险在于套娃式的复合质押可能带来的复杂风险,但对于我们这样的用户来说,每一个单独的质押行为看似稳健且经过了审计,整体风险似乎被分散且可控。这种方式对于风险偏好较低,但又想在加密市场中寻找稳健增长机会的用户来说,确实是一种新的、有吸引力的选择。

通过参与LSD,我能够实现我的资产在保持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增值,同时也为加密资产的理贡出了一条新路径。虽然市场的波动让我经历了一些起伏,但LSD赛道提供的质押再质押模式为我打开了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除直接投资外的另一种增值方式。

总之,我认为LSD赛道对于像我这样,在寻求稳健理财和参与加密市场之间寻找平衡的用户来说,不仅是一个刚需,更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机会。这是我对LSD赛道的看法和个人经历的总结。

 

Rocky:我对Metis质押平台和其背后的逻辑持有积极看法。Metis质押平台的推出,特别是它如何处理去中心化排序器的节点质押,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点。首先,参与去中心化排序器节点的质押要求,即需要质押2万枚Metis,虽然这确实代表着一定的资金门槛,但通过Enki模式的引入,它实际上降低了参与门槛,使得更多的个体和小型参与者也能够贡献于去中心化的网络安全,并从中获得收益。

重要的是,这些收益来源于整个排序器产生的收入中的一部分(50%),这为质押者提供了一个明确且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而不仅仅是依靠新的质押者加入来维持既有质押者的回报,这一点与传统的庞氏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这种模式不仅增加了参与去中心化网络的吸引力,也增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质押平台的另一个吸引点在于其潜在的生态效应。随着越来多的项目加入媒体生态,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新玩法(如稳定币发行、生态内项目的空投等),质押者不仅能从质押本身获得收益,还可能从生态的成长中获得额外的收益。这种模式类似于Pyth网络的预言机质押逻辑,为质押者提供了额外的激励,进一步增加了参与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Metis质押平台提供的去中心化排序器质押机制,以其独特的收益来源和潜在的生态效应,对我而言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和参与机会。我看好它作为一个有收入来源、有正向循环作用,并且具有生态想象空间的平台。我认为,这不仅对我个人作为参与者有利,也对整个媒体生态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创新具有积极影响。

 

ChainCatcher reminds readers to view blockchain rationally, enhance risk awareness, and be cautious of various virtual token issuances and speculations. All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solely market information or related party opinion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form of investment advice. If you find sensitive information in the content, please click "Report", and we will handle it promptly.
ChainCatcher Building the Web3 world with innov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