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跨鏈過程:當你在進行跨鏈時,資產真的轉移了麼?
作者:0x76@BlockBeats,區塊律動
隨著越來越多新公鏈的上線,用戶進行資產跨鏈的需求也同步增長。這種趨勢在帶火了一眾跨鏈橋項目後,經由各種跨鏈橋鑄造的資產數量也急劇增長。
隨著跨鏈資產獲得更廣泛的使用,與之相關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比如,我們如何評估一個跨鏈資產的安全性?某些新公鏈中的 USDC 和以太坊中的 USDC 是一回事嗎?為什麼有些平台上會存在 ceUSDC、anyUSDC、madUSDC 甚至 USDC.e 等等不同格式的穩定幣,而在其他平台中卻只有一種 USDC?當一個跨鏈橋被攻擊後,如何判斷我持有的跨鏈資產是否受到波及?
帶著這些問題,本文將從更底層的跨鏈基本邏輯講起,對跨鏈資產鑄造的整個過程進行梳理,以便讀者能夠更好地評估跨鏈資產的真正風險,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跨鏈工具。
因此在文章的最開始,我們先來簡單討論一下資產是如何被定義的。
如何定義一個資產?
定義資產的手段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物理性質進行定義,比如在古代社會常用的實物黃金及貴金屬貨幣。但是到了現代社會,無論是貨幣還是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其定義方式已經基本脫離了物理屬性的限制,改為通過更加抽象的由會計帳簿定義資產的模式。
如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銀行存款,便是由一國銀行系統的資產負債表所定義。只要銀行的報表中有登記你的賬戶餘額,則你的存款便必然存在。
與存款類似,比特幣這類加密貨幣同樣由會計帳簿所定義。唯一不同的,是比特幣採用了更加集中的帳簿登記模式(沒寫錯,是更集中的)。所有的比特幣只由一套唯一的帳簿所記錄,且全世界只有唯一的版本(最長鏈共識)。這個統一且不可篡改的會計帳簿便是我們所說的區塊鏈。
人們常說的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其實只體現在帳本的記錄與保管過程中實現了社區更廣泛的參與。但從定義資產所涉及的帳本數量來說,區塊鏈相比傳統的銀行帳簿登記系統,無疑是一種集中化程度更高,且更加高效(不需要多個記帳主體間頻繁對賬)的帳簿登記方式。
資產真的能夠跨鏈嗎?
上文提到,每一條區塊鏈,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可以定義各自原生資產的會計帳簿。但在有些時候,人們希望資產能夠脫離定義它們的原始帳本,進而在不同的記帳體系中自由流轉。
比如跨境匯款(跨不同銀行體系帳本)、發行穩定幣(由銀行帳本跨到區塊鏈帳本)或向交易平台充值(由區塊鏈帳本跨到交易平台的帳本)等等。所有這些跨帳本轉移資產的操作,構成了廣義上的跨鏈。
但問題是,既然資產的存在與否由定義它的原始帳本所決定,那麼理論上任何資產都無法脫離原始帳本而獨立存在。也就是說,真正意義上的資產跨鏈在理論上就不可能發生。
就像實物黃金並不能真的鑽進你的銀行賬戶裡一樣,比特幣也無法脫離定義比特幣的區塊鏈而獨立存在。因此,人們常說的資產跨鏈,其實跨鏈的並非資產本身,而是資產所代表的價值。
所以,資產跨鏈本質上是跨越不同記帳體系的價值轉移過程。不過為了表述方便,我們在後文中依然將這種價值跨帳本轉移的過程,簡稱為「資產跨鏈」。
那麼下一個問題便是,如何才能跨越不同記帳體系進行價值轉移?
資產跨鏈的兩種基本模式
1. 鎖定鑄造模型
鎖定鑄造模型是資產跨鏈最基本的模型。早在金屬貨幣時代,人們便使用鎖定鑄造模型,通過在金鋪鎖定黃金,同時鑄造發行更易攜帶流通的黃金可贖回憑證(後來演化為紙幣)進行日常交易。
在這個過程中,金鋪便相當於跨鏈橋,金鋪的保險櫃等同於在轉出鏈鎖定資產的智能合約,而紙幣便是跨鏈橋在新鏈發行的跨鏈資產。
與之類似,在真正的區塊鏈跨鏈活動中,目前依然使用著幾乎完全相同的鎖定鑄造邏輯。跨鏈橋在原鏈鎖定資產,並在轉入鏈發行原鏈資產的「可贖回憑證」,也就是跨鏈資產,進而完成資產價值的跨鏈轉移。
跨出鏈 A 側鎖定原始資產,跨入鏈 B 側發行原始資產的可贖回憑證
目前所有存在的跨鏈(跨帳本)資產,基本上都是由不同跨鏈中介發行的原始資產的「可贖回憑證」。包括你充值進交易平台的餘額,跨國持有的美元外匯,在各種公鏈平台中交易的比特幣錨定幣,甚至通過鎖定 ETH 而收到的 WETH 等等都屬於廣義的跨鏈資產。
這種模式唯一的缺陷是,採用這種模型的跨鏈中介往往在效率和成本上難以達到用戶的要求。因此,這類跨鏈橋往往只會鏈接少數公鏈(如以太坊到新鏈)以便向新鏈引入主流跨鏈資產。而這種跨鏈橋也往往由新鏈官方支持或直接開發,因此這類橋也常常被稱為官方橋。
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提高跨鏈的交易效率並降低成本才是他們更為關心的問題。因此,採用雙向資金池模型的第三方橋便應運而生。
2. 雙向資金池模型
雙向資金池模型理解起來也並不困難。由於官方橋的主要效率瓶頸來源於鎖定鑄造過程,那麼只要能夠繞開這個機制,跨鏈的效率便可以極大提升。
因此,這些第三方橋選擇預先在橋的兩側設立資金池,一側匯集大量原鏈的原始資產,一側匯集已經由官方橋發行好的跨鏈資產。
用戶在通過第三方橋進行跨鏈的時候,只需要在一側存入原始資產,並在另一側直接取出已經提前由官方橋鑄造好的跨鏈資產,便可以即時的完成跨鏈工作。只要這種第三方橋的轉出與轉入金額在運行過程中大致相等,該模型便可以穩定運行。
唯一的限制是,雙向資金池模型需要利用官方橋已經發行的跨鏈資產,因此只有等待官方橋建立後才能部署。
影響跨鏈資產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上文提到,跨鏈資產是由跨鏈橋發行的原始資產的可贖回憑證。而每經過一次鎖定鑄造過程,資產的風險便會增加一層。
我們以目前發行在 Moonbeam 上的 anyUSDC 為例,其資產的發行總共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美國銀行系統發行 USD;
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鎖定 USD,並在以太坊中發行 USDC;
跨鏈橋 Anyswap(現 Multichain)在以太坊鎖定 USDC,並在新鏈發行 anyUSDC;
因此,anyUSDC 安全性也就等於這三者安全性的乘積,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安全性 (anyUSDC)= 安全性 (美元)* 安全性 (Circle)* 安全性 (Anyswap)
也就是說,這三者中只要任意一個出現問題,比如美國銀行系統崩潰、Circle 卷款跑路或 Anyswap 被攻擊,都將直接影響 anyUSDC 的內在價值。因此一個資產經歷的鎖定鑄造過程越多(名稱裡的前後綴越多),其本身所承載的風險也就越高。
因此,作為跨鏈資產初始發行方的跨鏈橋,也就成為了決定跨鏈資產安全與否的核心節點。
目前跨鏈橋被攻擊的方式主要有兩類。還是以金鋪舉例,一是金鋪鎖定的黃金直接被盜(PolyNetwork 被攻擊的模式),另一類則是金鋪發行的可贖回憑證被黑客偽造,使得黑客可以用這些偽造的憑證先人一步贖回金庫裡的黃金(Wormhole 被攻擊的模式)。
但無論如何,一個資產的安全性,幾乎完全由其發行方所決定。對於跨鏈資產來說,決定它們安全與否的,便是發行它們的跨鏈橋。
一條新鏈如何才能更好的發行跨鏈資產?
補充完必要的知識,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許多新公鏈中混亂的跨鏈資產現狀是如何產生的了。
我們首先看下 Moonbeam 上的交易平台 Zenlink 中包含的跨鏈資產種類。
可以看出,在 Moonbeam 這條新公鏈中,跨鏈資產的原始發行方至少有三個不同的跨鏈橋。以 USDC 為例,分別由三個橋獨立發行了三種跨鏈資產,他們分別是:ceUSDC、anyUSDC 與 madUSDC。
Zenlink 官方並沒有指定唯一的官方橋,而是接受了所有標準的跨鏈資產供用戶自由選擇。同時,由於在 Moonbeam 中並沒有哪個跨鏈資產取得絕對的優勢地位,因此其他第三方橋也開始轉而採用鎖定鑄造模型發行自己的跨鏈資產。
這種開放且自由競爭的方式雖然更符合區塊鏈精神,但對於一個新建立的 DEX 來說,無疑也會引起很大程度的流動性割裂問題,用戶體驗並不友好。
然而與 Zenlink 不同的是,同樣部署在 Moonbeam 之上的 StellaSwap 與 Beamswap,其交易界面中卻默認只有一種 USDC。
經過測試我們發現,該 USDC 並非是由 Circle 官方直接發行的穩定幣。其背後所對應的資產,其實就是在 Zenlink 中顯示的 anyUSDC。也就是說,雖然 Moonbeam 上還沒有原生的 USDC,但項目方為了減少用戶的困惑,直接在前端改了個更加好記的名字拿來充數了。
這種方式雖然統一了流動性,但這種由項目方人為指定跨鏈資產標準的方式,其實並不符合去中心化精神。尤其是直接將 anyUSDC 在前端改名成 USDC,會給用戶製造一種這就是由 Circle 官方直接發行的錯覺。導致其忽略 Anyswap(現 Multichain)跨鏈橋可能給用戶資產安全帶來的風險。
所以在跨鏈資產的初始發行中,究竟是人為選擇單一的跨鏈橋作為發行主體,還是允許不同跨鏈資產的自由競爭,其實也是一個兩難的取舍問題。正如以太坊中存在各種版本的比特幣錨定幣一樣,只要還沒有一個橋取得跨鏈資產發行的市場壟斷地位,那麼這種混亂與割裂就會一直存在。
但無論如何,儘量保持跨鏈資產名稱的完整,不要有意或無意地誤導用戶,還是各個項目方有必要保持的基本原則。
文章的最後,我們再對本文的核心內容進行一下總結:
採用鎖定鑄造模式構建的跨鏈橋,是區塊鏈世界中重要的資產發行主體。與發行 USDT 的 Tether 公司類似,他們從來就不是簡單的通道,而是跨鏈資產的重要發行方。一旦這些橋被攻破,則其發行的資產可能瞬間歸零,因此這些橋的安全性至關重要。
採用雙向資金池模式構建的跨鏈橋,經營的也不是簡單的通道業務,而是流動性緩解業務。其資金池的安全性一般並不會直接影響使用跨鏈橋跨鏈的用戶,但資金池被盜卻會直接使得 LP 遭受損失。
目前跨鏈資產的混亂現狀很大程度上源自對跨鏈資產命名的隨意簡化。除了 StellaSwap 直接在前端將 anyUSDC 改成 USDC 外,類似的例子還包括 Near 中顯示的 ETH,其實是由 nETH(n 代表官方彩虹橋)簡化而來。以及 Cosmos 生態中通過不同路徑跨鏈得來的 ATOM,本質上也不是一回事。
所以不要簡單的被資產名稱所誤導,保持對跨鏈資產發行方安全性的關注,或許將成為未來所有加密投資者一個必備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