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社交賽道的新趨勢:向族群化、場景化轉變
撰文:echo_z,鏈茶館
SocialFi 浪潮有些類似海市蜃樓,有著美好的圖景卻缺乏堅實的用戶基礎。從古早的 Steemit 自建社交公鏈、到 Rally 發布社交代幣、再到去年大火的 Monaco 發售 NFT,Web3 社交產品的努力從未停止,也從未找到真正的 PMF。
不過,隨著基礎設施的升級和市場動向的變化,社交產品的形態也一直在轉變。梳理近期社交賽道新產品,發現行業整體有兩個變化方向:
一是族群化,即基於同一個底層社交圖譜而搭建一系列生態產品,產品功能各不相同、但都共享同一套社交關係,用戶可以在生態中的任一個產品上使用已經沉澱的社交數據,類似於在抖音上和微信好友聊天,充分體現了 Web3 數據的公開性。
二是場景化,即產品往往會和 NFT 等某個具體的使用場景結合,作為這一場景的功能補足工具而存在,體現了 Web3 應用的可組合性。
第一個變化將會造就和 Web2 全然不同的應用圖景,第二個方向則展現出社交產品開始趨於實用功能性。整體而言,「樂高積木」現象越發明顯,試圖用一個產品造就大而全的社交應用的嘗試越來越少。
本文聚焦於能夠讓用戶產生社交互動的產品,因此暫不包括資質證明、DID 等基礎設施類產品。
1. 族群化趨勢:底層圖譜與生態產品
構建通用社交圖譜,供其他項目在此基礎之上做建設------如果要做平台型社交產品,這似乎已經是一個共識。在這一領域,也已經有多個項目在建設生態,本節將分別介紹代表項目 Lens、RSS3、CyberConnect、Farcaster。
1.1 Lens Protocol
Lens 的設計核心是以 NFT 為基礎構建社交圖譜,每個用戶會建立一個自己的 Profile NFT,在關注他人時也會獲得一個 Follow NFT,每個 NFT 都有獨一無二的編號,記錄了建立 / 關注的順序。
由於這些 NFT 都可以轉移或交易,因此 Lens 突破了將社交關係僅僅作為「數據」的限制,而是將社交關係封裝為「資產」。這帶來的想像空間在於,可以利用 NFT 作為各類社區門控、獎勵標準等等,如限制只有前 100 名關注者可以獲得激勵,而一旦這些 NFT 能帶來收益,也就可能造就社交 NFT 的交易市場。
有趣的是,因為 Lens 團隊對於 Profile NFT 採取了饑餓行銷策略,只有部分早期用戶可以獲得 Profile NFT、而只有領取了這一 NFT 才可以獲得他人關注,現在已經形成了 Profile NFT 的交易市場,地板價 0.014E。雖然價格不高,但是也驗證了社交 NFT 具有交易價值的潛力。
OpenSea 上 Lens Profile NFT 的交易界面
Lens 的另一大優勢在於,由於 Aave 原班團隊本身擁有的號召力、且團隊在通過 Hackathon 等活動積極建立生態,基於 Lens 已經出現了一批原生項目。在 Lens 官網上,可以看到一些官方推介的項目。
來源:https://lens.xyz/#apps
其中,Lensfrens 是 Lens 團隊製作,是一個簡單的用來加好友的前端;Lenster 類似 Facebook,可以加好友、瀏覽好友動態 、加入社區討論等等,是目前相對比較完善的一個產品;Phaver 類似一個移動端 Facebook;Alps Finance 則是圍繞 Defi 話題的發帖社區,也集成了交易和轉帳功能。除了上述產品外,還有熱門鏈接分享社區、視頻訂購平台、視頻分發平台等,都是基於 Lens 社交信息的原生項目。
這些生態項目大多本身的功能切入點往往不大,聚合在一起卻有很強的社區感。例如用戶通過 Lensfrens 關注了其他人之後,可以在 Lenster 上看好友動態,又可以遷移到移動端的 Phaver。前端各不相同,但是好友關係卻是一致的,這確實是社交生態項目相對於 Web2 社交應用很大的體驗區別。
1.2 CyberConnect
CyberConnect 是一個去中心化社交圖譜協議,在構建底層社交關係這一點上和 Lens 相似,但不同點在於 Lens 的架構是基於 NFT 實現關係構建,而 CyberConnect 則是以數據庫的形式沉澱社交關係,社交數據通過中間件 Ceramic 進行存儲。此外,CyberConnect 部署在 ETH 和 Solana 兩條鏈上,是兩張不同的社交圖譜,而 Lens 只選擇了 Polygon 單鏈部署。
CyberConnect 為社交關係製作了前端應用,用戶可以關注他人,也可以查看他人的 NFT、POAP、Galaxy 資質、Mirror 文章等。
CyberConnect 加關注及用戶動態界面
CyberConnect 也與不少第三方項目正在進行合作。但和 Lens 不同的是,Lens 的生態項目都是基於 Lens 協議原生的新項目,對於社交關係的採用是排他的;而 CyberConnect 大多是與其他項目合作,提供社交關係作為一塊功能補足。
來源:https://cyberconnect.me/
上圖為部分 CyberConnect 官網所列舉的生態項目,其中 Light.so 和 Hello World 是基於 CyberConnect 的原生項目,對於社交關係以及用戶動態做了不同樣式的前端展示。
左為 Light.so,右為 Hello World
而除此之外的項目,基本都是獨立的第三方產品,借用了 CyberConnect 的社交關係。較為典型的是 Unipass,同時採用了 CyberConnect 和 RSS3 的社交關係。在這一場景下,CyberConnect 和 RSS3 都類似一個開放 API,供第三方項目讀取用戶的社交關係。相對 Lens 來說,CyberConnect 可能更難建立自己的「族群」生態,但是對於第三方項目的集成來說也更靈活。
Unipass 界面
1.3 RSS3
RSS3 致力於做一個開放的信息聚合器,實現高效且去中心化的 Web3 信息分發。目前的信息來源是基於用戶地址在鏈上的所有動態行為,因此很像一個鏈上朋友圈。
RSS3 不像 Lens 和 CyberConnect 那樣聚焦於底層圖譜,而是自己封裝了 C 端可使用的產品。目前可用的產品,一是 Web3 Pass(https://cheers.bio/),用戶可以在這裡編輯自己的個人資料頁面,選擇展示哪些動態信息,也可以生成自己的域名 RNS;二是 Revery,也就是基於用戶地址動態的聚合頁面,關注其他用戶後就可以看到關注對象的動態,非常類似 Twitter 動態,只不過動態包含了關注對象允許公開的所有鏈上行為,包括在 Mirror 發文、購買 NFT、獲得空投等等。
來源:https://revery.so/
不過,由於 RSS3 抓取的用戶鏈上動態用途廣泛,RSS3 也成為了一些第三方應用的數據提供方。在 RSS3 的生態項目介紹中,可以看到雙方的合作方式大多是由 RSS3 提供用戶資料等數據。
來源:https://docs.rss3.io/docs/guide/ecosystem
1.4 Farcaster
Farcaster 團隊低調,Twitter 只有 2 條推文,產品一直在內部測試中。不過近日突然宣布融資 3,000 萬美元,開始高調宣傳。團隊的兩名聯創 Dan Romero 和 Varun Srinivasan 均出身自 Coinbase,應該在業界有不小的影響力。
Farcater 是一個底層的社交名冊,任何客戶端都可以利用這個名冊建立社交產品。協議核心分為兩部分:一是在以太坊上建立的名字註冊系統,目前運行在 Rinkeby 上,用戶用一個以太坊地址就可以註冊一個獨一無二的用戶名,並關聯一個內容托管網址。只有擁有地址私鑰,才可以更新內容托管地址,換言之相關內容的關聯權掌握在用戶手中。二是托管部分,用戶可以選擇自主托管或依靠第三方托管,實現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
來源:https://www.farcaster.xyz/docs/the-basics
聯創之一的 Dan Romero 在宣布融資的文章中附了一張產品前端,看起來也類似一個 Twitter,只是界面更簡單直白。
來源:https://danromero.org/farcaster/
圍繞 Farcaster,也有一些原生項目,包括存儲所有產品上出現的圖片的 Instacaster、搜索帖子的 Searchcaster、作為專用 RSS feed 流的 CastRSS、幫助用戶在和其他網站連接錢包時預先審批敏感數據的工具 Configcaster。
由於產品沒有開放使用,相關信息並不很多,但是 3,000 萬美元的融資儲備仍然使得這一項目值得追蹤。
2. 場景化趨勢:交易溝通、項目合作、數據分析
如果說上節的項目還是在試圖平地而起地建設社交網絡,那麼本節的項目則更多地展現了社交產品的工具性。在交易溝通、項目合作和數據分析方面,分別出現了具有實用功能的新產品。
2.1 促進交易的通訊產品
Web2 的通訊產品網絡效應太強大,如果直接做一款去中心化、甚至端對端加密的產品,很難能拼過 Telegram 等早已養成用戶習慣的社交通訊產品。而近期出現的 Web3 通訊產品,開始和已有的 NFT 等場景緊密結合,滿足具體溝通場景的功能跨越了網絡效應的關卡障礙,實現了 Web2 難以實現的體驗。
Atem Network 和 Swapchat 都是基於 NFT 交易所做的通訊產品。
Atem 更注重基於身份的即時群聊,在其界面下可以找到熱門 NFT,並進入這一 NFT 之下的群聊。可圈可點的是,Atem 會對用戶錢包是否持有該 NFT 做即時驗證,如果持有就可以進入持有者才可進的頻道,反之就只能進入大眾頻道。
Atem 的 NFT 界面及群聊界面
Swapchat 雖然也有某個 NFT 的群聊,但是只有一個大眾群,產品更注重點對點的溝通。Swapchat 本身是一個擴展程序,集成在 OpenSea 上,當用戶在 OpenSea 看到某個心儀的 NFT 時,可以發起和持有者的聊天。當然,持有者必須同樣安裝 Swapchat 擴展程序,才可以收到信息,對於網絡效應仍然有較強的要求。
Swapchat 在 OpenSea 的集成
2.2 基於資質的合作產品
在最新一期 Gitcoin 的社交項目中,出現了一批職場社交網絡產品,包括 Metajam、Fuse Pass、CryptoIn。Web3 新產品信息分散,通過這樣的網站能夠聚合項目信息、連接人與項目,職場社交賽道一定會有市場需求;而 Web3 又能夠充分利用鏈上資質,使得項方和應聘者的信息更對稱,相對於 Web2 職場產品而言存在優勢。
Fuse Pass 利用 NFT 徽章、鏈上和鏈下資質來提供職場專業證明,幫助提升項目招聘過程中的透明度;CryptoIn 借助 RSS3、Arweave、Mask Network 等多個產品功能,輔助項目融資以及人才招聘。這兩個產品似乎目前都還沒有公開可用的版本,而 Metajam 則已經有了一定運營聲量。
Metajam 類似 Web3 的 Product Hunt,項方可以在這裡展示自己的產品模式,以招徠人才和潛在融資;個體用戶可以建立自己的簡歷證明,發現項目並應聘工作;投資人也可在這裡篩選項目或協助宣傳。
來源:https://www.metajam.studio/
在使用時,用戶需要用錢包地址連接,可以在每個項目下留言,同時 Metajam 會同步 CyberConnect 的社交關係。個人簡歷部分還較為簡陋,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技能標籤,但是缺乏對於用戶鏈上資質的集成。
2.3 嵌入式數據分析
鏈上數據分析從來不是新鮮事,但是 Nansen 等數據分析平台對於用戶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要求。輕量級的分析輔助工具或許能更受大眾歡迎。
Blocktracker 就是一個簡單直白的分析插件,對於關聯了鏈上地址的 Twitter 賬號,能夠在 Twitter 界面展示這一地址的 NFT 歷史收益率、錢包餘額等信息,為大 V 的發言提供了更多有趣的經濟證明。
借用一下 V 神推特
3. 總結
從以上兩個趨勢來看,新興的 Web3 產品或是和其他應用相互報團形成網絡效應,或是貼近某個使用場景形成功能性補足,不再像過去那樣試圖以一個產品完全替代 Web2 應用。
Web2 的社交產品中,底層的社交關係和上層體驗是綁定在一起的,而在 Web3 中這兩個元素被分離了,這是最有趣的地方,也必然造就完全不同的產品格局。社交產品最大的壁壘在於用戶遷移成本,而在 Web3,只要在同一個社交圖譜協議上,用戶就毫無遷移成本。也許未來會圍繞幾個社交圖譜,形成社交產品族群,而生態內的應用會像遊戲一樣成為創意型產品,老產品並不能高枕無憂、小產品也總是有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