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備忘錄激起千層浪,TOKEN2049 小作文彙總

BlockBeats
2022-09-30 14:39:50
收藏
誰是 “ Crypto 世界的猶太人 ”?

整理:BlockBeats

9 月 28 日,新加坡 Token2049 活動順利結束。這是幾個月來首場 Web3 盛會,現場人頭攢動,Web3 還是很熱鬧。但與會的國內從業者卻高興不起來,在"回到自己 1 萬元一晚的酒店"後,他們對國人 Web3 項目和創始人的未來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此次 Web3 大會,人們好像感受到來自"歐美 Web3"的巨大壓迫感,我們,似乎成了"Crypto 世界的猶太人"。

隨著《Token 2049 Takeaways》一篇隨筆在社區傳開後,大家紛紛發表自己對 Web3 按捺許久,卻一直不敢訴說的心聲。關於國內 Web3 未來的討論炸開了鍋:

一石激起…

赵晨《Token 2049 Takeaways》

… 千層浪

王峰

看了趙同學的新加坡刷屏小短文。心情無比沉重。

我們正在經受著新世界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侮辱。這樣侮辱,我從小到大沒有過。小時候,見過比自己更硬了拳頭。忍了。離開故士北漂,忍受著一句你們這些外地人如何如何,忍了。買不起房子的時候,只能佳京郊的平房,經歷過民警半夜砸門要暫住證的驚恐,忍了。我都是哈哈罷了。唯有努力命運。

但從心裡,從來沒有遭受這樣的忍辱負重,這種滋味。不是皮膚之痛,即使用火烤也不能比。這是一個新技術族群血液的殤。

中國 Web3 團隊就只能拿最少的錢幹最多的活,別人和你一樣的能力,融資是你的十倍,台上台下,風光佔盡。我們是人類 Web3 文明上的鐵軌枕木嗎?

想起馬克思那句話。

說中國人是 Web3 的猶太人,大家別笑。人家說也是 1948 年以色列建國前的猶太人,四海漂流只為錢財的上帝選民,沒有自己的人格。

而且迄今為止,我們也沒有自己的摩西。一年來,聽到最多的就是,華人看不起華人,這不就是 100 年前的上海攤十里洋場嗎?

「華人与狗(韭菜)不得進入(搞不好)Web3」。這個牌子已經寫在很多人的心裡了。這是什麼嘴臉?這是誰造成的?明明說好的大航海時代,乘風之初,我們招誰惹誰了?

汪天凡

那篇文章的格局和視野還是小了。

且不說那幾個 megafund 的投資業績已經現世報的糟糕了之外,就連 Token2049 的與會樣本也是不具備指導意義的。

我們 Web3 投資從一開始就定位先支持好 30 個中國建設者,如果這個名單不清楚,那麼才叫中國的 Web3 的勢力弱了,而不是撒豆子全球項目然後湊 100-200 個 logo,最後這個盤面的最多靠近 beta 且大概率輸給 eth。

這個行業最大的问题絕對不是哪國人多哪種人多的問題,而是基礎的 governance tech 沒有,tokenomics value capture 太假,基礎安全問題無法解決,可靠公鏈的 tps 太低,公眾號媒體文章自欺欺人太多。

相比這些問題,台上少幾個華人,那真是太小的事情,更何況,華人都在面向 mass user 認真 build,不來 party 和 investor 湊熱鬧,就必然不行了嗎?呵呵。

Mindao

一場 Web3 的會,能開出國仇家恨也不容易。其實,中國人文化裡這種身份感就特別強,喜歡展開自虐式反思;當然,長期以來被黨國代表四處孔學、人才滲透,以至於個體已經完全被污名化,這種被集體代表的污名化已經滲透到海外主流社會的潛意識,當然這個影響的不是哪個行業,而是最寬泛的華人群體。

至於國人內心的文化自卑,哪裡是 web3 的產物,十多年前香港中環高檔餐廳訂餐、下單說英語服務態度和口氣都要好很多,這也不用否定。 Web2 時代還有巨大的本土市場做底牌,買方還願意出高價,大部分國內項目西方的 LP 也只能找代理人才能搶到 deal。這個周期中美的政治對抗導致的資本站隊確實是明顯的。

比如 a16z 都搞出 American Dynamism (愛美黨)這種基金,這種站隊最終決定 LP 構成及 GP 的底色 web3 這個群體,左邊祖國不愛,右邊資本站隊,中間主體市場缺位,相比其它行業,對比確實更明顯。這過渡時期,個體能改變的不多,減少些悲情和過度身份感知,錢是不缺的,人才是不少的,市場是大大的。

Justin Sun

Token2049 大家不必特別悲觀,與此相反,在新加坡我看到了很多具有創造力的國人團隊,在公鏈交易平台佈局是很完善的。波場會繼續義不容辭地支持 Web3 華人團隊與用戶,持續重倉,扛起華人在 Web3 發展的價值!

Frank

都在外面瘋傳晨哥這篇。大部分說的就是現實情況,但是國內項目被看不起,真的只是因為國籍和語言的問題嗎?不是的吧。

上一筆熊市真正堅持下來在做事情的華人創業者,現在各方面都還不錯。現在的國人項目呢,我看到更多的是在不了解 crypto,沒搞懂的情況下就來圈錢、硬改的,這種被嫌棄也是正常的吧。

投資人有病想去舔歐美嗎?還不是國內的好的項目少,硬改的多創新的少,這有什麼辦法?我一直認為只有中國創業者崛起,中國的 crypto fund 才能真正的起來,所以真的希望有越來越多真的熱愛和相信 crypto,又能踏實做事的華人創業者,這樣才是解決目前困境的最終辦法。有了問題解決問題天天在這喊口號有 p 用。

Forgiven

給 Web3 創業者幾個大前提:

  1. 國內路線:使用公鏈做底層一樣合規合法,必須使用人民幣做結算,不能碰金融和代幣相關的創新。經濟模型可以用 NFT(1155) 和其二級市場驅動。

  2. 因為內容審查/支付限制的原因,Web3 創作者/內容/品牌營銷/社交/DID 的創業機會在國內必然有鏡像機會,參考 Web2 發展史。

  3. 國際路線:融資而言,國內聯通國際有大量活躍的 VC 資金嗷嗷待哺。架構而言,在國內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前台(露面)人員非華人面孔,或在 Token 流通前出境。產品而言:沒有中文界面也無中文宣傳,更沒有中國用戶可保平安。

  4. 長期主義創業者:首先著眼於用戶增長,為 Web3 拓圈,不看任何人臉色。

Wiger:《Wiger 眼中的 Token 2049》

看了趙晨的文字,非常認同,也有一些感觸。

1.新加坡機會很多,對年輕人很友好,見到了優質項目方,向 OG 學習經驗,見到了 VC 合夥人和 LP。

2.這次國內來參加 2049 的小朋友(00 後)很少,聊了一圈發現就我,York,Zixi,而海外的年輕人非常多,尤其是年輕的項目方,德國,美國等等,忽然感覺壓力很大,感覺就是兩軍交戰,對方有源源不斷,密密麻麻的人投入戰鬥,而我們似乎身後已經是荒漠了。

3.中國和海外圈子出現了一點割裂,出現了認知,研究,資金流向上一些不算太大的斷層,但我認為,這是我們巨大的機會,多寫一點代碼,多開發一點應用,說不定哪一個成了微信,抖音呢。

4.應該試著去融入一些海外圈子,即使融入不進去,也應該了解對方在做什麼,這樣才不會盲目努力。

5.雖然感覺大家對我都很好,很熱情,但我時刻提醒自己,我不能陷入自我麻醉的狀態,會不會聊天,做的產品如何,機構投不投錢,每一步都很難,我時刻提醒自己,要清醒,要努力。

6.對自己認識更深刻了,除了技術,溝通能力,學習速度,努力程度之外,如何使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認知層次的人,相互取得信任,講清楚自己做的事情,達成合作,是有一定挑戰的。

  1. 25 號附近的宴會上,清一色中國人,群裡活躍,現場活躍,但當我試圖去分享,我們想深耕做技術,我們想做模塊化公鏈,我們想做 QoS,大家的興趣並沒有很足,反而只對我少年班的 Title 和 NGC 最初的支持感興趣,以及問的最多的就是 NGC 給了你們多少幫助,估值多少,有點難過,但也無所謂了,我們一定會做出來的。

8.28 號的 Longhash NGC 晚宴和 29 號的 LTP 晚宴是我最喜歡的,超級好評。

9.28 號晚上的 1inch 晚宴,96%的海外群體,只看到了一个朋友進去了,群裡甚至沒有討論,可能是我圈子的資訊差,我在門口站了 20 分鐘走了,只能說我還是不夠強吧,哈哈。

10.真心感謝豪哥介紹的前輩,大數據群友,還有夏總,有人帶路的感覺真的很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會更加努力,兩頓火鍋,一頓早餐,一通電話,可能都是幾年的寶貴經驗,10 個 A9 的前輩帶我,我何德何能。

11.看到身邊一起等車的路人,坐上了一輛白色勞斯萊斯走了,我卻在算手上剩下的錢,還夠不夠在新加坡住 5 天,鬥志一下就上來了,前有 22ETH 逼我努力,後有勞斯萊斯推我向前。

12.向上爬,資訊差,資金量,做項目。這裡機會太多,不欺少年窮,繼續努力吧,出山,大殺四方。

KVC.eth:《Token 2049 @SG 圈內 buidler 的話》

  1. 除 Mainland/HK 以外,環 CN 圈都賺麻了

  2. 演講台上的英文也沒啥好聽的,真有價值的英文不在 SG 2049 聽,在北美。

3.V 神是在中國得到支持之後,才能成功的拋棄中國礦工,現在進入花街勢力圈。華裔項目有全球最棒的 CEX,有馬上追趕上 OpenSea 的 Element/X2Y2。中國資本和中國項目的最大瓶頸是自卑,是渴求認同而不是實力不行。

  1. 再不投中國項目去接盤灣區的 20 億/30 億 infr 明智麼?

5.Crypto Native 項目是不完全需要資本支持的,特別是 web2 習性的資本。上一波他們根本看不懂 Crypto,這一波沒吃到紅利之後又試圖用傳統 VC 的敘事來看待/打壓 Crypto 項目,把 buidler 拉到自己的敘事裡面 PUA。

  1. 交易平台/公鏈是有支持行業發展的責任的。就好像 FB/騰訊,他們有支持生態的義務和必要性。否則沒有生態的公鏈,自己玩單機麼?

7.Web2 的創業者趕緊來吧,現在 linfr 差不多可以做 Dapp 了。現在又是最好的潛伏猥瑣發育時期,所有的流量/人員都比牛市打折一半。浮躁的投資人跟泡沫一樣散去了,剩下的就是最信仰的 Crypto Invester。

  1. 產品永遠是靠產品和用戶就能征服市場,忘掉那些浮躁的 VC/Fund 吧,不是你產品不好,他們只不過是自己沒錢了而已。

  2. 中國人/中國項目一定是 Crypto 下一輪敘事裡面最受歡迎的方向。沒必要掩耳盜鈴,不投華人項目的 fund 目光短淺而已,你給他一個機會回去投 binance,你看他吃不吃。

  3. 不要被 Fund PUA,要堅信中國工程師的實力。做事不要忘本,Crypto 不是中國韭菜支持,偉大的以太坊基金會不知道在何處飄搖。

  4. 這一輪熊市的拯救者不是 web2 VC,是 Crypto Native fund 和社群!我們需要的是 Doge / Robin Hood 的故事。Buidler 尋找那些 Crypto OG 吧,他們在行業裡成長起來的,也是最相信這個行業的。

12.Crypto 本質上是顏覆資本,顛覆傳統,顛覆過往的一切,不要再被西裝革履的資本教育了,他們愛投不投,我們是要做出來讓他們接盤的,而不是讓他們來教育你的。

  1. 請堅持 Crypto Native 不妥協!The Stars our Destination!

Victor Ji

1,2022 年了亞洲社區的核心竟然還是交易平台,怎麼會有真正去中心化的 ecosystem?

2,很少聽到機構和項目方在聊 roadmap、產品、用戶、增長,沒有這些就發幣的 token 就是割韭菜。過去很多華人項目就是,現在也是,未來應該還是。

3,很多 VC 看項目關注的只是上一輪的投資機構和上了什麼交易平台。項目方只是希望介紹歐美的 VC。Modular,ZK,danksharing 這些方向對新加坡可能還是太早了。

4,能 build narrative 而不是投 cheap deal, hype deal 的華人機構在哪裡?高估值接 Aptos 和 Sui 是 fomo 還是認知偏差?

5,問題不是在華人,而是環境和專注的方向。在美國的華人也是能努力做好項目的,接下來沉下心來花七年時間做好一個方向。只要關注正確的事情(如何 realize vision 而不是買勞斯萊斯) 保證團隊足夠 diverse(不是找人站台,做 web3 項目必然要有足夠 diverse 的 engineering #l marketing team) 華人也一定可以做一個有社會價值的產品/平台。

6, 中國的革命可以源自紫禁城,也可以源自檀香山,web3 也是如此。新加坡很好,近兩年是不用再來了。

Flynngao:《Crypto 猶太人 Takeaways' Takeaways》

  1. 新加坡 確實麻了。

  2. 我可以寫個 twitter thread 但用 iphone 備忘錄更貝猶太人的底蘊。

  3. 如果有華人說他要做個項目是有去中心化理想,最終推動政治格局的,其他華人一定會立馬想他一定是個窮 x 和傻 x。

  4. 大部分 web2 進來的人根本不是要做什麼大事業,只是為了儘快彌補在 web2 中的失敗。

  5. 亞洲資本不投中國人的原因是他們只想趕緊投完割了,華人項目因為正常不能大刀闊斧割華人了,投資回報率低。華人項目經常拿不到投資主要原因是前面的項目越割越快後面鎌刀遭殃。

  6. 優秀的 web3 創始人在於自己臉皮到底能賣出個什麼個好價格。

7.2018 全球一家親只是純純的玩 cx,誰玩得好就跟誰玩,2022 大家賺了點錢想買點臉皮回來搞得遮遮掩掩的。

8.web3 到底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別再問了。

慢霧余弦

華人在 Web3 不必悲觀也不必樂觀,看淡那些虛假的繁榮,真實力從來不計較這些。比如大家所謂的 Web3 黑客們,所有的行動都是最原生最本質的,代碼不安全就是不安全,有實力就是有實力,運氣好就是運氣好,管你什麼國家什麼地區。黑暗森林才是這個行業的最真實形態,而不是那些燈紅酒綠,那不是朋克,那是虛假的繁榮…

image

歡迎清醒。

關聯標籤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