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與項目價值的辯證關係:別把代幣當股權

不確定思維
2023-10-18 23:52:00
收藏
在加密市場,買代幣可完全不等於買項目所有權的一部分,在這個市場裡,代幣更多有它自身的效用。

原文作者:俠客張

原文來源:不確定思維


今天看到 uniswap 開始收費的消息,心裡涼了半截。

主要原因是他們沒經過社區治理,直接宣布了對協議有重大影響的事件。

很多用戶分析,這是否代表說 uniswap labs 認為只有協議層是歸社區的,而前端應用和移動端是歸項目方所有。

我覺得,他們根本沒想這些事,投票治理只是不痛不癢的應承。本質上,他們還是走得股權創業路線,或者說沒想清楚代幣到底有啥用。

Uniswap 是我覺得最有創新力的應用,但好應用確實不代表代幣就一定是好的,有時我們潛意識裡把治理代幣想成了股權。

價值投資第一條,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

在加密市場,買代幣可完全不等於買項目所有權的一部分。在這個市場裡,代幣更多有它自身的效用。

1、大部分代幣,長期看沒有權益價值,只是情緒的放大器。

好項目不等於好代幣,像 uniswap 絕對是一流的項目,三流的代幣模型。

在傳統商業世界,如果看好一個公司的長期發展,二級市場的參與方式就是買它的股權。

而在加密世界裡,如果看好一個項目的長期發展,是否也應該直接購買它的代幣並長期持有?

這個答案因人而異吧。我目前的思考是要辯證的看,核心要看它的代幣供需結構。

比如 uniswap 的代幣模型,在供應端每年大量增發,在需求端只能拿來做治理,相對來說就不太能 work。

如果是這種模型,它的價格走勢大概率只跟兩個事情有關,一個是大行情的波動,一個是項目特定事件的驅動(比如發布啥利好)。

如果是這樣的價格波動模型,那為什麼不買比它更穩健的以太呢?

2、代幣的效用千奇百怪,一定要看清它的價值緣起何處。

如今市場上,有很多項目依然沒有發行代幣。比如像 coinbase,它有交易所和 base 鏈,走的是傳統股權模式,要分享它的成長收益,買 coin 股票就好。

像 curve 和 gmx 這種協議的代幣,持有可以獲得協議收益分成,效用非常明顯。

有很多應用,代幣主要是做冷啟動,但啟動過後價值一瀉千里,像早期各種 uniswap 的仿盤,開放的各種二池屬於這一類。

有些根本沒應用的代幣,比如像各種 meme coin,它的效用主要就是情緒宣洩和投機炒作,這也是一種價值。

像 opensea 它本身就是把治理權和代幣分開來看,所以它一開始是想上市,拗不過用戶不幹了,最終也沒上市成。

更多的應用,拿代幣當幌子,pua 用戶來用,背地裡圖謀的是用戶手續費的真金白銀。

不同的價值其實對應了不同的波動曲線,也就是價值發現周期,如果沒看清代幣背後的價值,都只用一種買入並持有的策略,有時可能被坑得很慘。

3、區塊鏈網絡有其原生貨幣。

如果把不同區塊鏈網絡比喻成不同的國家 / 城市,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它的作用就是日常流通、結算和儲值。

按照這個模型,大餅和以太坊都是各自「網絡國家」的結算貨幣,它們走的是貨幣價值邏輯。

這個國家裡有一個菜市場,商品琳琅滿目,這個菜市場一定要發行貨幣 / 代幣麼?

這就像早期的 uniswap,沒有代幣依然運行得很好,催生了整個流動性挖礦熱潮。

4、在這些區塊鏈網絡上構建的應用,它們實際可以沒有自己的代幣。

但當它們發展壯大以後,必然它也想要一種價值變現的方式,發行代幣是最直接的一種模式。

只是這種代幣模型的設計非常關鍵,像 uniswap 它就很擔心監管,所以不敢分享收益,而直接收費跟代幣無關,所以它敢幹。

如今依然沒有代幣的 metamask,協議手續費賺的也蠻多,也有很多人用。

有些應用,只需使用 ETH 作為結算貨幣即可,無需自身的代幣賦能,核心是它們找到了自己產品定位,有剛需。

5、並不是所有的區塊鏈網絡都需要發行代幣。

全世界有 180 多種貨幣,而扣除固定匯率後只有 130 多種。而這其中,並不是所有貨幣都能一直保有價值。比如像土耳其里拉相對美元一直呈現下跌趨勢。

這就像區塊量網絡,有很多 L2 可以直接使用以太作為基礎貨幣,它們自己的代幣,更像歡樂豆,價值需要額外挖掘。

也並不是所有應用都需要發行代幣。

全世界大概有 4 萬多家上市公司,國內註冊企業有 1.7 億,其中個體戶有 1.14 億。

也就是說能通過股權來分享企業紅利的,占實際商業主體數量非常非常少。

就像很多區塊鏈應用,只要真的符合用戶需求,自然有人用,也能產生收益。

對於那些發行了代幣的應用,購買時就要認清,它的效用是啥,它的經濟模型和供需關係。

切記,好應用不代表好代幣。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