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B Capital:9 天 TVL 破 6 億,瘋狂背後對於 Blast 的理性思考

YBB Capital
2023-11-29 17:20:26
收藏
從Lido的風險Blur的Layer2風險以及市場的熱情的理性角度看待Blast

作者:@YBBCapital Researcher Ac-Core

前言:

隨著近期Blur 創始人推出 Layer2 網絡 Blast 後,面對空投收益的強預期市場也出現了好壞參半的情緒。據官方預告,Blast 主網將於明年 2 月上線,屆時將延續類似 Blur 先前模式根據積分進行空投。消息一出短短幾天Blast 的TVL的增長幅度可謂是以漲服人,但此次 Blur 對 Layer2 敘事的突襲無疑引發三種結局:引發新一輪熱點;新埋一顆巨大的雷及相關賽道項目的"抄襲作業",此次事件如從行銷角度來看無疑是一場強技術Layer2與強共識Layer2的市場之爭。


回顧以太坊Layer2的基本結構

圖源:Top Ethereum Layer 2 Networks


在Blur提出自身的 "Stake Layer2" 新敘事後,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目前以太坊 Layer2 的基本結構類型,再做判斷。即它是一種擴展性解決方案,旨在通過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引入第二層協議或協議堆棧來提高交易吞吐量和降低交易成本,大致可簡述為以下幾種類型:


狀態通道(State Channels)

定義:狀態通道是一種基於合作方直接交換簽名而無需將每筆交易都寫入區塊鏈的解決方案。其基本原理是在參與者之間創建一個離鏈的環境,使得交易可以在鏈外進行,只有在最終狀態需要提交到區塊鏈時才會將其廣播到網絡。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吞吐量。


工作原理: 在狀態通道中,參與者可以通過打開一個通道,執行多次交易,然後最終將通道的最終狀態提交到區塊鏈。這樣,只有通道的開啟和關閉需要鏈上的交易,而在通道內部的交易都可以在鏈外進行,避免了在區塊鏈上進行每一步交易的成本和時間延遲。


例子: 雷電網絡(Lightning Network),這是比特幣的狀態通道解決方案。用戶可以在鏈外進行快速、低成本的微支付,只有在需要關閉通道時才將最終狀態寫入區塊鏈。在以太坊上,Raiden Network是一個類似的狀態通道解決方案,通過創建多對多的通道網絡,實現了高度可擴展的交易。


側鏈(Sidechains)

定義:側鏈是與主區塊鏈分離但與之兼容的鏈,它可以有自己的共識機制和區塊生成規則。用戶可以將資產從主鏈上鎖定,然後在側鏈上進行交易,最終將交易結果提交到主鏈。這種方式通過在側鏈上實現更高的吞吐量來提高整體網絡性能。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側鏈合約橋接方式:


錨定橋(Pegged Bridge):是一種通過在兩個鏈之間進行資產錨定或映射的方式來實現跨鏈互動的機制。在這種橋接方式中,用戶將資產鎖定在一條鏈上,而對應數量的資產將在另一條鏈上生成。這通常涉及到一些可信賴的中介方,負責監管資產的鎖定和釋放;


鎖定型橋(Lock-and-Mint Bridge):鎖定型橋是通過將資產從一條鏈上鎖定,然後在另一條鏈上創建相應數量的資產來進行橋接的方式。用戶在原始鏈上將資產鎖定,橋接協議會發行相應數量的代幣或資產在目標鏈上。這種方式通常需要一個信任的中介或者多簽合約來確保鎖定和釋放過程的安全性;


跨鏈原子交換(Cross-Chain Atomic Swap):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方式,允許用戶在兩條鏈上進行原子級別的交換,即要麼全部完成,要麼都不完成。這種方式通常使用智能合約和哈希鎖定來確保交易的可靠性。原子交換方式不涉及信任的中介,但涉及到更複雜的智能合約設計;


代理橋(Proxy Bridge):是一種通過中間代理來進行跨鏈互動的方式。用戶將資產發送給橋接代理,代理在另一條鏈上執行相應的操作,然後將對應的資產發送到目標地址。這種方式的一個例子是通過多簽名合約在兩條鏈之間執行交易;


輕客戶端橋(Light Client Bridge):輕客戶端橋使用輕量級客戶端來跟蹤源鏈上的狀態,然後在目標鏈上生成相應的狀態。這種方式不需要資產的鎖定和解鎖,而是通過驗證兩條鏈上的狀態來確保互動的可靠性。這在一些以太坊上的Layer2解決方案中比較常見。


Plasma

定義:Plasma是一種Layer2框架,最早由以太坊創始人之一Vitalik Buterin提出。它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樹狀結構,其中包含多個獨立運行的子鏈。每個子鏈都可以處理交易,並且只在有爭議時將最終狀態提交到主鏈。這樣的結構使得每個子鏈都可以看作是獨立的側鏈,可以較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吞吐量運行。


工作原理:Plasma的關鍵思想是通過將交易處理分散到多個子鏈上,從而降低主鏈的負擔。這種分層結構有助於提高整個系統的可擴展性,同時保持對主鏈的安全性需求。然而Plasma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處理子鏈上的出口(Exit)和爭議解決機制的設計。


Hybrid Solutions

定義:這是一些Layer2解決方案採用的混合方法,它綜合了狀態通道和側鏈的優勢,旨在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下提供更靈活的解決方案。


工作原理:在系統中可以使用狀態通道來處理某些高頻交易,同時利用側鏈處理規模更大或更不頻繁的交易。這樣的混合方法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最優的解決方案,以此來提升整個網絡系統的靈活性。


Rollups

這是目前主流且廣為人知的擴容方案,它主要採用的方式是將計算和存儲遷移到鏈外,隨著近期區塊鏈基礎設施部門 Chainstack 的一份報告【1】顯示:若無 Optimism 和 Arbitrum 等 Layer2 Rollup 網絡,以太坊交易費用將是現有價格的 4 倍,其目前也主要分為兩大類:Optimistic Rollup 和 ZK Rollup。


  • Optimistic Rollup:它採用"樂觀執行"的方式,即假設交易是有效的,只在有爭議時才會進行回滾。這減少了主鏈上的負擔,提高了整體吞吐量。然而,需要有效的爭議解決機制來確保系統的安全性;
  • ZK Rollup: 使用零知識證明來驗證側鏈上的交易,從而保證了交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這種方法通過在側鏈上執行交易,然後將驗證數據提交到主鏈,充分發揮了零知識證明的強大功能,提供了高度的隱私和安全性。


Validium Chains

Validium Chains結合了側鏈和狀態通道的特性,通過在鏈外執行交易,同時使用零知識證明來保證交易的有效性。這種方法在鏈外處理交易,避免了在主鏈上執行每一步交易的成本,但同時確保了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驗證性。這為高性能和隱私保護提供了一種新穎的結合方式。


State Rent

首先說明State Rent不是一種Layer2解決方案,而是主鏈上的改進機制。它通過引入租金來鼓勵用戶釋放不再使用的狀態,從而減輕鏈上的存儲壓力。雖然不直接提高交易吞吐量,但State Rent有助於優化鏈上資源的使用,提高整體網絡效率。


回到Blast本身

圖源:Season 3 Rewards \& Loyalty


上述這些不同類型的Layer2解決方案它們共同致力於解決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問題,且每種解決方案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適用場景,選擇合適的方法通常取決於特定應用的需求、安全性要求及用戶體驗的考慮。而Blast本身目前已得到證實的是它通過依靠3/5多簽來控制充值地址,大多數Layer2,也同樣依靠多簽來進行管理(見擴展閱讀【2】)。即使目前Rollup中心化排序器的問題仍未解決,但站在社區共識的角度來看Blast短期內仍獲得了巨大成功。


Lido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

圖源:ASIA ARYPTO


Lido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Staking服務,允許用戶將他們的ETH代幣質押到以太坊2.0網絡中,從而為以太坊的PoS(權益證明)機制提供支持。而Blast的Stake模型本質上是將用戶的ETH資產拿去做以太坊Lido的質押以及RWA的質押,並將收益返還分配給用戶和開發者,並以原生Token做為追加獎勵。所以將大量資金質押在Lido的網絡中也增加了質押者們的資金安全風險,面臨著一定程度上不斷 "中心化" 的質押方式,可能伴隨以下影響Lido項目的風險因素:


流動性風險: Lido的流動性是該項目成功運作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流動性不足,用戶可能在想要退出質押或提取資金時面臨困難。此情況可能受市場因素、網絡擁堵等因素影響。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可能包括制定更靈活的退出政策、提高市場參與者數量,或與其他DeFi項目合作以提高整體流動性。


技術升級和演進風險: 以太坊網絡和區塊鏈技術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可能會經歷升級和演進。Lido必須及時跟進這些變化,確保其技術基礎設施能夠適應最新的標準和升級,以保持系統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過於中心化風險:

  • 節點中心化: 雖然Lido的目標是去中心化,但實際的驗證者節點仍然是由特定的機構或個體運營。如果這些節點受到某種形式的控制或合謀,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的中心化控制;
  • 社會工程和惡意行為: 驗證者節點運營者可能受到社會工程攻擊或其他形式的惡意行為,這可能包括節點被攻擊、被離線或被惡意操縱;
  • 技術中心化: Lido協議的核心功能和關鍵基礎設施可能由少數幾個技術實體控制,這可能導致技術上的中心化風險。例如:如果核心協議的升級過於集中可能導致對協議的控制權過於集中;
  • 資金中心化: Lido的代幣發行和質押可能受到一些大額持有者的控制,他們有可能在協議上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如下圖Dune的數據所示,11月29日:以太坊信標鏈質押總量超2864萬枚ETH, Lido市佔率達32.20%;
  • 治理中心化: 如果協議的治理機制過於中心化,決策權可能集中在少數幾個實體或個人手中,而忽略了廣泛社區的聲音;


數據來源:Dune

合約經濟學風險: 項目的經濟激勵機制需要仔細設計,以確保用戶和生態系統的長期利益得到保護。不當的激勵機制可能導致資金流失、系統不穩定或者其他負面後果。項目團隊應該不斷評估和優化這些激勵機制,以適應變化的市場條件和用戶行為;


安全審計風險: 智能合約的安全性是Lido項目成功的基石。如果智能合約存在漏洞,可能會導致用戶資金的損失。因此,對合約進行徹底的、定期的安全審計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項目團隊需要積極採納安全社區的反饋,並及時修復發現的漏洞;


社區治理風險: 社區治理模型的設計和實施可能會影響項目的發展方向和決策過程。如果社區治理不夠有效,可能導致困難的決策制定,阻礙項目的發展。因此,項目團隊應該與社區保持密切合作,建立透明的治理機制,鼓勵廣泛的社區參與;


黑天鵝事件: 不可預測的事件可能對Lido產生重大影響。項目團隊需要建立靈活的風險管理策略,以應對突發事件,並確保系統具備足夠的抗擊風險的韌性。



對於Blast的思考及影響:

圖源:Blast官方


Pacman 宣布已經為 Blur 生態系統募集了 4000 萬美元資金,由 Paradigm、Standard Crypto Investment,及 Lido 顧問 Hasu、The Block CEO Larry 等諾幾天使投資人參投,Blast的誕生自帶著Blur光環及Paradigm的融資加持,從一出場便吸足了眼球,特別近期在新敘事的加持下也不禁帶給我們許多思考。


1.Layer2 Blast 提供的原生利率來自哪裡?

當用戶將代幣存入Blast(L2)網絡時,實際上是將等值的代幣鎖定,由Blast將這些資產放入Lido與RWA進行質押,Blast將收益分配給用戶的同時也將的原始積分分給用戶,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兩個直接問題:


  • 將用戶資產大量存入Lido中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增加了質押賽道的中心化程度,對於用戶而言,用戶不僅需要考慮Blast的運行安全,還需要考慮Lido的運行安全。在假設它們兩者均安全的情況下,TVL如繼續保持當前上漲勢頭,以及由於二級市場價格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多方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會給整個以太坊帶來更多的不確定風險;


  • 如果把Blast看作一條另劈新意的 "Stake Layer2",在用戶將大量ETH資產鎖定獲得收益的同時也將大量流動性鎖定,Blast生態內的Dapp應用如何獲得流動性以及如何講述新的發幣預期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2.技術與共識,Layer2的哪個方向更容易被市場買單?

首先區塊鏈的主要目標在於解決交易中的信任和安全問題,一旦信息經過確認並被添加到區塊鏈中,它將被永久性地存儲,除非有能力同時掌控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無法對數據進行修改。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從技術角度來看Blast並無創新,只是另辟新徑,甚至從嚴格意義來講Blast並不屬於Layer2。


但區塊鏈目前最強的本質仍是金融,技術更多的是依托於數學和代碼,而金融摻雜著更多的心理預期,Blast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借助了自身和Paradigm的強流量,以直截了當的方式直擊了用戶對於項目的空投預期,這一定程度上與其他強技術的Rollup相比,無疑是將它們通過Gas賺取差價獲利的方式以Stake的結果向用戶分發了出去,流動性如同所有公鏈體系的靈魂,Blast通過空投的預計在短期內達成了一股強共識的熱潮。短期來看強共識仍會被市場買單,但長期的維持需要更多契機。


3.投資機構 Paradigm 研究總監Dan Robinson的暗示?

圖源:X(Twitter) @danrobinson


Blast項目決策的不同意:


  • 橋接與L2的順序: Paradigm提到他們不同意在L2之前啟動橋接的決策。這可能表示他們認為在L2(Layer 2)解決方案就緒之前推出橋接可能存在風險,可能影響項目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 三個月不允許提款: 同樣,對於在三個月內不允許提款的決策,Paradigm可能認為這設置了一個不利於用戶的先例,可能會引發用戶的擔憂和不滿。


市場行銷方式的擔憂:

文中提到對於Blast項目市場行銷方式的不滿,指出這些方式可能會降低一個嚴肅團隊的形象。具體來說,可能是指對於項目或技術的宣傳方式存在問題,可能以誇大或不準確的方式呈現。


對Pacman和團隊的過去支持:

Paradigm回顧了他們對Pacman及其合作夥伴過去工作的支持,從Namebase到Blur再到Blend。這表明Paradigm對這個團隊有一定的信任,基於他們在過去多年中展示的技術才能和建設卓越產品的記錄。


對L2願景的支持:

Paradigm表示他們投資Blast團隊是因為Pacman提出了對L2鏈的願景,並希望用它來擴展Blur項目的成功。這表明Paradigm認為Blast團隊有能力提供一個有價值的L2解決方案,對整個生態系統有積極的貢獻。


與團隊的討論:

Paradigm強調他們已經與Blast團隊進行了討論,表達了他們的擔憂,而團隊也表現出願意與他們交流。這表明在困難或分歧出現時,雙方願意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


責任和示範作用:

Paradigm強調他們在加密領域的責任感,表示他們意識到人們可能會看重他們在該領域的做法。他們明確表示不支持某些策略,強調他們認真對待在生態系統中的責任。


總體而言,這段話反映了Paradigm對Blast項目決策的一些具體異議,但也表達了他們對Blast團隊過去工作的支持,並強調了他們在加密生態系統中的責任感,隨後據吳說區塊鏈消息,Pacman也發推表示做出了幾點必要澄清:


  • Blast 提供的高收益並非龐氏騙局,其收益源自 Lido 和 MakerDAO,分別基於以太坊的質押收益和鏈上 T-Bills,這些收益是鏈上和鏈下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具有可持續性;
  • 市場策略(GTM)與 Paradigm 無關,雖然 Paradigm 在技術 L2 設計上提供諮詢,但 GTM 完全由 Blast 內部決策;
  • Blast 的邀請系統並非新機制,邀請系統已經存在很長時間,這一機制旨在獎勵為 L2 生態做出貢獻的用戶,是對社區支持的回饋,這就是邀請獎勵存在的原因。


註釋:本段落分析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涉及引導,如有異議可忽略。



4.快速激增的超6億美元TVL市場

數據來源:DeBank


自11月21日Blur創始人 Pacman宣布新啟動項目Blast以來,截至11月29日數據,短短一周時間Blast的加密貨幣鎖定總價值(TVL)便來到了6.14億美元,短期內引發了行業內的整體探討熱點,這場以 "Stack為核心的Layer2"無疑在市場共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來自ApeCoin的"新作業"

圖源:ApeCoin官方


原文中提到了個名為"ApeChain"的提案,其目標是在ApeCoin DAO生態系統中推動研究、部署和管理 ApeChain(原文見擴展鏈接【3】)。文中表述了團隊與多個技術解決方案合作夥伴會面並討論了每個技術解決方案的優勢和弱點,以尋求每個合作夥伴的支持。經過項方團隊的深思熟慮選擇了支持Layer2 Rollups,以此更好的吸引開發者在ApeChain上進行構建。

這讓我們不禁聯想到ApeCoin是否有意第一時間內趕上Blast的熱潮?


其未來的發展將與Optimism Superchain生態系統兼容,並承諾向其提供基礎的代幣贈款,以助於ApeCoin DAO參與Superchain治理,這是否會讓我們聯想到Ape借助了 Blast 的TVL虹吸效應從而快速趕上一波熱點?其具體內容DAO的費用包括:基礎設施、業務運營、開發者關係以及生態系統開發。


其中基礎設施包括:

  • 區塊瀏覽器如:Blockscout、Etherscan或開源替代品Otterscan;
  • 預言機:Chainlink、Pyth或Redstone;
  • 在ETH中進行的Layer 1數據發布費用;
  • 排序器(Sequencer)的相關運行。


討論階段的兩種處理費用的方式:

  • 直接推出ApeChain(AC)代幣,DAO不用承擔費用;
  • 團隊將籌集資金用於ApeChain的運營和開發,並在未來將治理代幣將分發給ApeCoin的支持者。


最後,關於Blur推出Blast本身從行銷的角度無疑是巨大成功的一次嘗試,借助自帶的行業影響力來直截了當地說明積分方式的空投規則,在短期內吸引了海量資金的質押入場,激發了新一輪市場的Stake熱情,其短期內吸籌超6億美元的TVL也引起了其他Layer2和Ape社區的的關注,但需注意的是其具有相關不確定風險,仍值得我們謹慎。


擴展鏈接:

【1】https://blockworks.co/news/ethereum-rollups-save-gas-fees

【2】https://twitter.com/eternal1997L/status/1729128004239216863

【3】https://forum.apecoin.com/t/apechain-a-team-research-deploy-manage-apechain/20163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