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的野心:五年內讓以太坊“比特幣化”
一、Vitalik的以太坊簡化計劃:從"功能主義"到"最小化主義"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2025年提出了一項顛覆性的長期計劃,旨在將以太坊的核心協議簡化至接近比特幣的簡潔程度。這一計劃的核心理念是通過降低協議複雜性提升韌性與去中心化,具體路徑包括:
二、簡潔性與功能性博弈
三、Layer2混戰:以太坊的"分身"為何陷入內耗?
儘管以太坊通過Layer2(類似"子網絡")擴容,但生態出現三大危機:
- 權力遊戲:說好的去中心化呢?
頭部Layer2(如Arbitrum)的核心控制器仍掌握在開發團隊手中,用戶擔心"中心化復辟";
代幣經濟失靈:ARB等代幣上線即暴跌,反倒是Coinbase的Base鏈靠"不發幣+搞社交"逆襲;
- 外部強敵圍攻
Solana以"秒級交易"搶用戶,TON借Telegram的9億用戶野蠻生長;
以太坊的Layer2們卻陷入同質化競爭:發積分、搞空投,但功能大同小異;
- 開發者吐槽
"現在做DApp就像開連鎖店------每個Layer2都得重新裝修一遍,成本太高!"
四、ETF通關:是機遇也是枷鎖
SEC開綠燈:2024年5月以太坊現貨ETF獲批,7月正式交易,首周吸金90億美元;
價格過山車:ETH一度漲至3700美元,但因不能質押(怕被認定證券)又跌回3000美元區間;
未來影響:
機構資金可能流向Layer2代幣和AI項目(如渲染網絡RNDR),加劇市場分化;
監管後遺症:ETF不能質押,相當於買黃金但不能存銀行吃利息,長期吸引力打折;
五、五年計劃的最大挑戰: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換用RISC-V架構需要重寫智能合約,老開發者直言:"這和學一門新語言有什麼區別?"
社區分裂風險:部分人認為現有ZK-Rollup技術夠用,沒必要折騰;
用戶增速跟不上Gas費下降速度,DA層(數據存儲)賺的錢養不活生態;
設想的"模塊化應用大爆發"至今未見蹤影,Vitalik的五年豪賭,你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