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還是遠見?5 月全球企業比特幣購買大盤點
作者:Oliver,火星財經
2025 年 5 月,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的敘事持續升溫,全球範圍內多家企業宣布購買或計劃購買比特幣,試圖通過這一去中心化資產對沖通脹、提升估值或重塑財務戰略。從瑞典的健康科技公司到中國的紡織巨頭,再到印尼的金融科技企業,這些新玩家以多樣化的融資方式進入比特幣市場,展現了加密資產在傳統行業中的滲透力。
企業比特幣投資概覽
以下表格總結了 2025 年 5 月新增的五家企業的比特幣投資計劃:
1. H100 Group AB:瑞典健康科技的比特幣儲備先鋒
瑞典健康科技公司 H100 Group AB 在 5 月 25 日宣布通過一輪 220 萬美元的融資執行比特幣儲備戰略,成為瑞典首家公開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的上市公司。據 Cointelegraph 報導,此次融資由 Blockstream CEO Adam Back 领投,他個人出資約 140 萬美元,其餘 80 萬美元來自多家投資機構。資金通過 0% 利率的可轉債形式注入,計劃購入約 20.18 枚比特幣,加上此前 5 月 22 日購入的 4.39 枚,總持倉預計達到 24.57 枚 BTC。
H100 的融資結構頗具創新:可轉債將於 2028 年 6 月 15 日到期,期間可按每股 1.3 瑞典克朗(約 0.11 美元)轉換為公司股份,且若股價連續 60 日上漲超 33%,公司可強制轉股。這種設計降低了融資成本,同時為投資者提供了分享公司成長的機會。H100 表示,比特幣代表「個體自主」的價值觀,與其健康科技使命契合。市場反應熱烈,自 5 月 22 日宣布購幣計劃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上漲超 40%。
儘管 H100 的比特幣持倉規模較小,僅占其資產負債表的一小部分,但 Adam Back 的參與為其增添了可信度。作為比特幣領域的先驅,Back 通過 Blockstream 推動 Layer-2 技術和礦業發展,其背書可能激勵更多歐洲企業效仿。H100 的策略更像是謹慎試水,而非全面轉型,反映了中小型企業進入比特幣市場的保守態度。
2. DDC Enterprise:中国服装物流的比特币豪赌
中國上市公司 DDC Enterprise 在 5 月 16 日宣布計劃購買 5000 枚比特幣,價值約 5 億美元,成為中國企業比特幣投資的領跑者。據 Bitcoin Magazine 和 X 平台動態,DDC 從事服裝和物流業務,通過增發普通股籌集資金,旨在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這一計劃迅速引發熱議,X 平台用戶指出,DDC 可能效仿 MicroStrategy,通過比特幣投資推高股價,同時對沖全球貿易不確定性。
DDC 的動機與其行業背景密切相關。服裝和物流行業面臨供應鏈成本上升和關稅壓力,比特幣作為抗通脹資產的吸引力日益凸顯。此外,中國香港等地區對加密資產的監管環境逐步開放,為 DDC 提供了操作空間。宣布購幣計劃後,DDC 股價短期上漲約 25%,顯示市場對其策略的初步認可。
然而,5000 枚比特幣的購買需要巨額資金,增發股份可能稀釋股東權益。中國大陸對加密貨幣的監管仍存不確定性,DDC 需在合規框架內謹慎操作。儘管如此,其高調佈局可能激勵更多亞洲企業加入比特幣熱潮,成為中國市場的重要風向標。
3. Addentax:中国纺织企业的 8000 枚比特币计划
同在 5 月 16 日,中國紡織和物流公司 Addentax(納斯達克:ATXG)宣布通過發行新股籌資,計劃購買高達 8000 枚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總價值約 8 億美元。據 Cointelegraph 和 X 平台消息,Addentax 的這一決定標誌著其從傳統製造業向加密資產領域的轉型嘗試,試圖通過比特幣投資提升估值和市場關注度。
Addentax 的策略比 DDC 更為激進,8000 枚比特幣的計劃若成功,將使其成為中國企業中比特幣持倉最大的公司之一。然而,這一計劃引發爭議。X 平台用戶質疑 Addentax 的現金流能否支持如此大規模的投資,擔心其可能通過高槓桿操作放大風險。紡織行業利潤率較低,受全球貿易戰影響較大,比特幣可能被視為擺脫業務瓶頸的突破口。
Addentax 的購幣計劃需面對市場波動和監管雙重考驗。中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可能限制其操作靈活性,而增發股份可能導致股權稀釋。儘管如此,其大膽佈局顯示了中國企業在全球比特幣熱潮中的雄心,可能引發更多傳統行業效仿。
4. DigiAsia:印尼金融科技的利润再投资模式
印尼金融科技公司 DigiAsia(納斯達克:FAAS)在 5 月 20 日宣布計劃籌集 1 億美元用於購買比特幣,並承諾將未來高達 50% 的淨利潤用於持續增持。據 X 平台消息,這一計劃推動 DigiAsia 股價短期內飆升近 90%,顯示市場對其激進策略的追捧。
DigiAsia 的策略獨具特色。相較於直接融資購幣,其將比特幣投資與盈利能力掛鉤,顯示出對長期持倉的信心。公司表示,比特幣能對沖印尼盾貶值風險,並吸引全球投資者關注。印尼作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加密貨幣採用率快速增長,DigiAsia 的舉措可能推動更多本地企業效仿。
然而,DigiAsia 通過借貸和質押比特幣獲取收益的模式可能放大財務風險。比特幣價格的劇烈波動可能導致流動性危機,而印尼對加密貨幣的監管仍較保守,需投入更多合規成本。儘管如此,其利潤再投資的模式為現金流充裕的企業提供了新思路,可能成為新興市場企業的模板。
5. Basel:新加坡医疗集团的 10 亿美元比特币收购
新加坡骨科醫療集團 Basel 在 5 月 23 日宣布與「比特幣持有者聯盟」達成協議,通過增發普通股購買 1 萬枚比特幣,價值約 10 億美元。據@chairbtc 透露,Basel 的策略與 MicroStrategy 高度相似,利用投資人資金購買比特幣,依靠價格增長回報股東。
Basel 的加入為醫療行業對比特幣的採用增添了新案例。作為一家專注於骨科醫療的高科技企業,Basel 面臨高研發成本和市場競爭壓力,比特幣投資可能被視為分散風險和提升回報的手段。X 平台用戶將其稱為「微策略的亞洲翻版」,認為其可能通過比特幣吸引全球資本,彌補行業增長瓶頸。
1 萬枚比特幣的計劃對 Basel 的財務結構提出高要求。增發股份可能導致股權稀釋,而比特幣的高波動性可能影響資產負債表穩定性。新加坡對加密貨幣的監管較為嚴格,Basel 需確保合規。儘管如此,其大膽佈局顯示了亞洲企業在比特幣熱潮中的雄心,可能引發醫療行業的連鎖反應。
熱潮的驅動因素
2025 年 5 月的比特幣投資熱潮由多重因素推動,反映了全球企業和市場的複雜動態:
- 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全球通脹、地緣政治和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促使企業尋求抗通脹資產。比特幣的 2100 萬枚固定供應和去中心化特性使其成為對沖貨幣貶值的理想選擇。例如,DigiAsia 明確提到比特幣能抵禦印尼盾貶值風險。
- MicroStrategy 的標杆效應:MicroStrategy 通過持有超 25 萬枚比特幣實現股價飆升 220%,為其他企業提供了模板。Basel 和 DDC 的增發購幣策略明顯受其啟發,試圖複製這一成功路徑。
- 監管環境改善:美國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加密友好政策預期增強,例如提議建立國家比特幣儲備。亞洲地區如香港和新加坡的監管框架日益清晰,為企業提供了合規基礎。
- 市場情緒與投機:H100 和 DigiAsia 股價的暴漲顯示,市場對「比特幣概念股」充滿熱情。企業通過高調宣布購幣計劃吸引散戶資金,推動估值短期內快速攀升。
Jim Chanos 的視角:投機與套利的晴雨表
華爾街知名大空頭 Jim Chanos 的觀點為這一熱潮提供了另一視角。據 CNBC 報導,Chanos 同時押注比特幣並做空 MicroStrategy,試圖通過套利捕捉市場非理性情緒。他將這一交易比喻為「以 1 美元買入比特幣,以 2.5 美元賣出 MicroStrategy 股票」,認為 MicroStrategy 的股價被散戶狂熱推高,估值遠超其比特幣持倉的實際價值。
Chanos 的邏輯直白而犀利:MicroStrategy 過去一年股價飆升 220%,遠超比特幣同期 70% 的漲幅,顯示出估值泡沫。他進一步指出,部分效仿 MicroStrategy 的公司通過高調宣布比特幣投資吸引散戶資金,推銷「溢價估值」的想法,這種模式「荒謬」且不可持續。Chanos 的交易不僅是針對 MicroStrategy 的估值挑戰,也是對整個加密市場投機生態的洞察。他認為,這一策略不僅是套利的晴雨表,也是散戶投機情緒的指標。
Chanos 的觀點揭示了比特幣熱潮的雙面性。一方面,企業購幣反映了對比特幣長期價值的認可,尤其在特朗普的加密友好政策和關稅預期推高通脹的背景下。另一方面,市場情緒的狂熱可能掩蓋基本面的薄弱,部分公司利用比特幣投資作為短期炒作工具,而非基於理性決策。Chanos 的做空策略提醒投資者,需警惕「比特幣概念股」的估值陷阱,尤其在市場回調時,過度依賴散戶熱情的公司可能面臨崩盤風險。
結語:數字黃金的十字路口
2025 年 5 月的比特幣投資熱潮是一場全球企業的集體實驗。從 H100 的謹慎試水到 Addentax 的豪賭,再到 Chanos 的華爾街博弈,這些故事交織出數字資產時代的複雜圖景。企業通過比特幣尋求突破,投資者在狂熱與理性間尋找平衡,而市場則在波動中尋找方向。這不僅是資本對「數字黃金」的押注,也是對未來金融體系的探索。在這個十字路口,每一步抉擇都可能重塑行業格局,也可能成為投機泡沫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