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秩序的边缘

FrankLing
2021-01-21 13:45:14
Collection
对于富人只有一种爆仓,就是子女沦落。对于穷人只有一种破产,就是无人出头。

本文发布于基本实验室公众号,作者为Frank Ling。

声明:本文颇多争议观点,不带有任何主观偏见,请批判阅读,如有不适,敬请谅解

 

最终,国会山在混乱中宣布了Biden的当选,为2020年的选战画上了一个难看的句号。似乎一切可以重返奥巴马时代,但是,大家都清楚,旧的秩序已经难以为继:一方面,财政问题更为严峻,不断突破债务上限已经触碰到了美元信用的底线;另一方面,疫情重置了贸易关系,中国和欧洲趁机会强化各自的贸易体系和战略合作,逐步疏离美元秩序。曾经的比较优势已经逐步被拉平,信任感也已经磨损太多,随着中国继续上升,今天的势均力敌恐怕是失衡的开始。

重新审视Trump主导的政策,是一个美国本土利益优先的“小格局”,而Deep State 真正希望的是一个不受约束超主权的“大格局”,如有必要可以牺牲宿主国的一切利益,包括美元。二战后75年来的美国版全球秩序,可能会在Biden这一任期真正的跳跃到由超主权力量主导,以信息资本主义复合体代言的新全球化版本。

所以,以通胀为锚的现代货币理论(Modern Monetary Theory)开始蠢蠢欲动。 简单说,现代货币理论让财政部承担美联储的职能,不断印钞,唯一制约超发货币的就是通货膨胀。一旦通胀高企时,通过加大税收来销毁货币,控制通胀。这意味着,只要充分就业和通胀不高,主权货币的发行就没有名义预算约束。

主要发达国家中,只有实质上通缩中的日本实践了现代货币理论。但是日本的文明程度、民族性和老龄化,都是文明国家之最,是极为特殊的存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一旦开动MMT,就是改天换地的大图谋,已经不是一句大水漫灌可以概括了。

所以,超主权资产比特币再度凶猛崛起突破天际,超主权企业Amazon 及SaaS 阵营的全面繁荣,主动管理型ETF基金Ark Invest 成为泡沫旗手,还有地缘政治边缘的地带TW、新加坡、瑞士、甚至英国,都以相对独立的姿态围绕在大陆边缘,等待成为新一轮繁荣的发力点。脱离了石油约束的超主权的能源体系再度繁荣,太阳能和储能技术都与10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不仅效率大增而且不会受制于任何国家,成为大型机构热捧的风口。

顺昌逆亡,我们会看到Trump 左支右拙步履维艰,甚至被Twitter封账号,这哪里是CNN口中独裁的君主,这分明是一个即将下岗的老人,一个落魄网红的终极谢幕。

华盛顿沼泽里的大鳄鱼才是真正的话事人。选举的,都是薄命的江湖儿女, 在台下鼓掌的,才是地球上最尊贵的VVIP。所谓United States 都是给外人看的,一切都是Deep State。

抽干华盛顿沼泽的人都下台了

美国历史就是一部充斥党派斗争的恐怖故事,局部看杂乱无章,整体看重大的转折完全体现时代最强利益的意志:

  • 工业集团 :作为1854年新成立的党派,共和党( Grand Old Party ,大佬党)的首位总统林肯便发动内战,将四个板块各自为政的美国完成了实质上的统一,表面上消灭了奴隶制解放黑人,根本上为美国的工业资本主义贡献了巨大的劳动力人口。同时,《宅地法》的实施,加速了西部大开发,将美国凝聚为一个统一而庞大的市场,为19世纪末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农业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军事工业复合体 :南北战争后,美国已经有了向全球输出文明的意识,后历经一战二战的锤炼,军事工业复合体成为真正的主导政策走向的力量。Trump虽然语言出位,但是做事情还是在既有框架内对美国利益的最大化。 昔日年轻气盛的肯尼迪可是出位太多了,主导的美苏媾和,希望美元回归银本位,从其父辈就积累对于沼泽中大鳄的敌意,让矛盾最终走向无法调和, 最终被枪击脑壳,情人、弟弟和家族成员死于非命 。 毕竟,世界两大巨头50多年的冷战僵持,支撑了天文数字的军事支出,养肥了巨大的军工复合体,哪里是一个白宫打工仔可以阻拦。即便冷战中美国几次要崩溃,也想撂挑子,最终还是依靠超好的运气、科技进步和拉拢中国完成了对于苏维埃阵营的压倒性胜利,进行了新一轮的秩序扩张。
  • 信息资本主义 :苏联解体,波斯湾战争之后,经济与和平成为时代主旋律,军工集团的利益逐渐与石油美元结合。 克林顿是此时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人,和平基调下的军转民的科技红利大规模释放和政策松绑,全球化成为新主流。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不仅仅推动了叹为观止的科技浪潮超过30年,也诞生了真正的信息资本主义和相关庞大的利益团体。新团体们不仅更聪明,更快,更会作弊,而且掌握了垄断程度和重要性都大于石油的生产资料。技术进步为整个信息资本主义带来了更为宏大的世界愿景,吞噬数据,突破国界,覆盖全球,控制媒体,输出符合需要的文化模因(MEME),全面放开 Cannabis等低成瘾性叶子,拥抱少数族裔和亚文化群体,成为金字塔顶部的全知之眼(Eye of Providence),并通过SaaS化的基础设施成为事实上的全能之手。

美元纸币顶部的 全知之眼

所以,Trump输是一点都不冤,虽然选举刷单过程确实穿帮的厉害,但是哪个黑社会不杀人?试图依靠法律和群众去对抗新的时代和整个Deep State,无疑是政治素人的轻狂。一些人认为文明的灯塔已经熄灭,华丽的秩序外衣已经露出爬满虱子的衬里,美国的法律已经被玷污,其实,所有的秩序都是带血的,从来就没有体面过。

所有对于秩序和文明光的歌颂,都是人之常情,两党都有外面看起来闪光的一面,和阴暗处的勾当,但唯一重要的是新的秩序下的机会和风险。

超级叙事

新价值体系的发射台

SpaceX 的火星交通架构

Deep State 寄生于国家,更寄生于天时。总统四年一届,参议院六年才换班,而且可以联手二人转,轮流控制本州,而大法官更是终身制,整个政府体系中最像临时工的就是总统本人。

想起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前的哀怨,“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整个国家前进的方向无论对错结局如何,都是Deep State 的共同选择,中外古今概莫能外。唯一重要的是见证这一段荡气回肠的宏伟故事,并巧妙参与。

任何新时代的创立,理论重要,剧本重要,主演更重要。 任何故事的广为流传,都需要跨越鸿沟,从小众人群走向大众市场。 从陈道望到李大钊,从扶老奶奶的战士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冬宫的第一声枪响到第一个冲出大气层的加加林,每一个时代的偶像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宏观叙事和价值共识。

没有网红的时代,都是时代的网红。

评论员

今天,Elon Musk 已经是新的全球首富了,据不完全估算,仅过去的6周,Tesla 股票交易量高达1.2万亿美元,故事、人物、财富和愿景,都是100分。 最近的30年,全球化的信息资本主义逐步崛起壮大的过程中,一直推出新的首富和主角,一直有崭新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就像是华纳兄弟的制片人,精心设定全球下一个关注的焦点。从90年代睡眼惺忪的软件骄子Bill Gates,到光头大佬Jeff Bezos,到口嚼玻璃凝望深渊的Elon Musk,时代的主角和叙事重点都在与时俱进。

作为新价值体系下的神话人物,作为宏观叙事的一部分,Elon Musk的愿景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和追赶,财富效应的加持会吸引全球资本快速聚集,迅速催熟一个赛道,并完成资本市场的公开定价。这远远好过国家的号召和产业政策的刺激。为了平衡追赶,中国也推出了三款类似的故事仿制品推到了美国上市,是新时代的来料加工和 Made in China。

电动车本来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品类,资本开支巨大且属于制造业,但是除了自动驾驶改变全球交通的宏伟愿景,还有更大的图谋就是能源摆脱原油约束来支撑。全球动力切换到电能,除了摆脱中东火药桶地缘政治的牵制,更符合未来的利益最大化——更自由,更智能,更去中心化。

有一些知名机构和投资人,比如Evercore 和 Michael Burry 唱空Tesla ,为这部剧本早已写好的剧本增加了很多支线剧情和看点,但是,这些都是燃料。

(关于宏观叙事,可以参考:2020: 通向神级文明 和 大繁荣前奏:本位战争与多维宇宙里面所涉及的投资标的都是今年华尔街涨势最猛的仔。)

娱乐至上

25号宇宙与人性沉沦

神奇女侠1984 剧照 女权崛起的时代模因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商君书

疯狂印钞,压制通胀,树立信息资本主义的偶像,吹大市值,一切看似宏伟的目标中,唯一担心的就是—— 谁是那个代价?

压制通胀,就必须无限输出生活必需品,和成瘾性的娱乐和药品,提升快感,降低底层失去机会的痛苦。因此,持续做多大麻, 做多VR和游戏厂商,甚至做多娱乐媒体资产,是下一个四年的绝对主旋律

2300多年前的商鞅,将国家和人民的对立关系书写的很透彻。 对于信息资本主义而言,利用超级生产力Feed the People (饲养人类),让更多的群众被腐蚀和控制,沉浸于多巴胺的欲望深渊,是一件最高战略优先级的事。

痛苦是对生命意义的感知。感官快乐却是生命意义的折现。技术进步带来了快感的无限供给,对于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快乐多一点好,毕竟人生太苦了。 圣母一样的纵容且慷慨的政治领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丰厚的福利,快乐的平民教育,无限供给的大麻,以欲望换选票,未来已经写好了剧本。

毛骨悚然的25号宇宙

如果,真的无限供给一切生活资料,没有贫穷,没有疾病,不存在饥荒,一切都是充足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会快乐吗?

1947年, 大学教授John B. Calhoun 进行一个人口密度为课题的实验。他在大学的实验室里制造了一个小小的老鼠居住地。在为期28个月的观察期内,他发现足以繁衍到50000只老鼠的居住场,总量却未能突破过200只,究竟是什么阻碍了老鼠数量的增长,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

1968年,Calhoun教授升级实验条件,在一个仓库里搭建了一个长宽2.57米高1.37米的老鼠居住地。这里均匀划分出的16个居住区域,每个都有独自的饮水器,食物仓,以及休息窝巢。 每一只老鼠都体检,稳定的通风和供暖,没有任何天敌,也没有疾病。

按照设计的计算:

  • 3840只时,窝巢才会出现短缺。
  • 6144只时,水资源才会不足。
  • 9500只时,粮食才会成问题。

但是,这样的宇宙,仅仅维持了1780天。

老鼠增长曲线

一开始都是很好的。

在25号宇宙实验第104天的时候,第一窝小鼠出生了。在第100~第300天的时期内,平均每55天小鼠的人口就会加倍。直到620只的时候诞生速度减缓到145天加倍。但是25号宇宙中的小鼠们已经出现了很多科学家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1. 弱肉强食: 虽然领地和资源都一样,最强的老鼠是最弱的生育能力的8.5倍之多。很快一部分老鼠就失去了交配权。
  2. 集体麻木 : 小鼠们逐渐开始对生活失去兴趣,不和其他任何小鼠社交,相互之间也不闻不顾。
  3. 暴力泛滥: 可能只是进食时不小心擦身而过,小鼠会突然变成被攻击的目标,被攻击者也不逃避或反击,但是当其他小鼠打扰了 它 的宁静时,被攻击者也会变得异常暴力起来。
  4. 社会责任消失 :野生环境中,成年鼠需要保护领地保护雌性和繁衍后代。如果领地上人口太多,会选择迁徙并开发新的领地。但是,在25号宇宙,成年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也不知道开辟新的领地,只能闲逛。
  5. 雌鼠崛起 :随着无处可去的小鼠们的数量越来越多,愿意保护领地的雄鼠越来越少,负责哺育的雌鼠攻击性越来越强,甚至直接代替了雄鼠们的职责。这种攻击性不仅是对外,对于自己的后代也毫不手软。许多尚未断奶的幼鼠也成为了雌鼠的攻击目标,甚至被逐出巢外。在此阶段的后期,小鼠们的生理期被打乱了,受孕率剧烈下降,每胎的出生数量也下降了。在雌鼠们频繁转移巢穴的过程中,许多幼鼠被遗忘和抛弃。很多幼鼠“消失”在了每次统计之间。种种原因导致了生育率最终为0。
  6. 食草动物男女 : 如同日本社会90年代后出现的食草男女,宅,隐居,不社交,没有性生活。在25号宇宙中一摸一样,在社会中找不到位置的雌性小鼠则会选择在较高处的巢穴中隐居,不社交不生育 雄鼠们越来越妖艳美丽,拒绝打斗,也不喜欢异性,对一切都冷漠,不问不顾,独居并专注于打扮自己,如同行尸走肉

不可遏制的集体死亡

当小鼠的人口达到理论环境支撑的峰值仅仅30%左右时(2200只),社会问题开始严重起来,无法阻止的死亡扑面而来。

第560天的时候,生死平衡的状态,第600天,诞生数量大幅度下降。第920天,最后一只小鼠诞生的日子,此后,持续稳定的死亡。

第五年,1973年5月23日,最后一只雄鼠死亡,剩下的雌性老鼠已经都太老不能生育了。没有浩劫,没有疾病。全都死了。

雄性都变成美丽鼠,就像太监一样,雌性失去母性,凶悍而极具攻击性,对于生育的小鼠也没有任何感情早早的抛弃到了公共空间。根据对照实验测算, 300天雌性总受孕率不到20%,而野生环境下,应该全部受孕且生了5胎都不止。

历时5年,2000多只老鼠,历经多次重复实验,都是一个结果。这个经典实验绝不是一个玩笑,而是具有生物意义层面的普适性。

雄鼠能力的衰退,雌鼠开始担当起雄鼠的地位,对后代的关心和培养的下降,新小鼠们社交能力的退化,“隐居士”和“美丽鼠”的泛滥,像极了人类社会。我们同样在经历女权崛起,丁克,社交圈层化,草食男女。25号宇宙兴衰过程,就像是平行宇宙的预言。无论是人口密度过大导致的社交能力崩溃,还是责任的饱和导致社会结构的倒塌,都已经能在今天的日本社会和中国社会的中看到现实案例。

印太地区全球60% 人口

当前,人类热衷的两件事情,恰好与25号宇宙完全吻合: 超级城市化和无限生活资料。 最好的因,是不是成就最坏的果?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又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整个印太地区会占据全球60%的人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和财政支出与就业创造的需求,更多人会聚集到超级城市群中。这一聚集带来的长期社会效应可能正在深刻的改变未来30年的世界面貌。我们所期盼的,真的能给我们幸福吗?

"起名为25号宇宙的原因是?

因为之前还有24个宇宙吗?"

"对。" "那他们的结局呢?"

"灭亡。"

关于实验的对话

保守主义

自我救赎和超级熵减

西班牙大流感的惨状

从个体和社会的角度,死亡是不是一件最终可以避免的事情?如何避免生态塌陷?25号宇宙的悲剧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

2020年,人类几乎完成了第一次25号宇宙全球实验。更可怕的是,两国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动作,一个拼命印钞,一个战争演练(居民战时管理+军工扩 产+军队动员),为两国的未来都埋下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Covid 19 是人类第一次用技术手段和财政手段实现了全球瘟疫的成功对抗,甚至在资本市场变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超级牛市。如果未来对于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的技术掌握更进一步,人类恐怕征服的不仅仅是瘟疫,甚至大部分疾病都消灭,从社会层面上消灭死亡。

使徒约翰在《启示录》中所描绘的天启四骑士——瘟疫、战争、饥荒与死亡,似乎正在成为一个即将远去的恐怖故事。 佛经中的成住坏空四大劫,也变成了永恒静止,人们只会繁荣在这个有情世间。

但是,事与愿违。

如果死亡可以避免,混乱和无序却可能永远留在人间。

疫情中,人类并没有倒在病床上,而是因为强制戴口罩是否侵犯人权、黑人的命也是命、要不要多给救济金等问题到处打砸抢。明明给予了那么多救济金,疫苗也在路上,为什么结果最终依然犹如像地狱一般?

钟摆中孕育着基本哲理

也许,自然节律犹如钟摆,从全球化到生老病死,都遵循基本哲理。当加法解决不了问题,可能就需要走向钟摆的另一边。 但是,圣母政府根本做不了减法,为了选票,路径依赖,和嗜血的群众都不会答应。泛滥的爱是一种自私的大恶,人群中的怪胎、巨婴和吸血鬼比例飙升。就在几周前,仅仅是2000美元的法案在立法中稍一犹豫,人民群众就跑到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家门口泼油漆抗议涂鸦,圣母之恶越来越积重难返。

当整个社会生态开始向全面塌陷迈出关键一步时,我们需要反思,生产力如此发达,反而不如那些每天忙于苟活的动物,风餐露宿却依然生机盎然。

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历经亿万年的演化,自然界的平衡蕴含着巨大的智慧。生态系统中,微观上看似Hunt or Be Hunted 的关系,宏观层面是对于能量的多层次分配的平衡系统。

食物链顶端的鹰,不会摄入过多的能量胖的飞不动,也不会囤蛇居奇炒高蛇价卖给其他鹰,也不会专挑地盘里身体最好的蛇和兔子,某种意义上 鹰维护了其覆盖范围内生物的DNA库,它的捕猎清理了生态中的老弱病残,让更健壮的个体/DNA活了下来,继续开枝散叶。 与其说老鹰是食物链掠夺者,不如说是园丁更贴切。老鹰带来了有秩序的死亡,却维护了生态的持续繁荣。

死亡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生物体之所以有活力,因为死亡赋予了生存压力和繁衍的动力,以第一推动力的姿态,将整个种群向更加具有竞争力的方向推动。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死亡/捕食关系拿掉,草被吃光,兔子会死光,就像25号宇宙的老鼠一样,蛇也是一样,老鹰没有压力,干脆不飞了,慢慢沉沦。

死亡,是生态意义上的熵减。

生育,是个体意义上的熵减。

人间最重要的事,是熵减。 用黑社会的话讲,为了组织,应该干掉谁。用瞪羚的思维来表述,为了种群,哪个羚羊应该被吃掉?用革命的语言表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熵是热力学的名词,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个体和组织从诞生开始,就走上了一条熵增不可逆的道路。要想长久的存在,只能逆向做功,删掉无序,保持有序。)

启示录中描绘的天启四骑士:战争、饥荒、瘟疫和死亡

作为投资者,我们应当保守,应当简单,应该知天命。

天启四骑士不可怕,他们在创造波动和周期后会带来巨大的财富,真正要提防的是单纯而极端的理想主义,尤其是偶尔的风调雨顺和科技进步带来了供给充裕,理想主义又步子迈得过于夸张,当周期性来临,市场就犹如神灵一般,召唤代理人来完成出清,一切所谓的繁荣,便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瞬间化为尘土。

中国历史上这种案例遍布史书。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秦妇吟》,晚唐诗人,五代前蜀宰相韦庄

盛唐时代理想化的藩镇治理结构,导致了联邦政府雏形全面的崩解,盛世繁华最终以连年战乱结束统治;南宋物产丰饶但政治幼稚,北人主军南人主政,朝廷南北不和,岳飞被斩杀,北部屏障金国被出卖,军事力量崩溃南宋被蒙古碾平;明末也是类似,对于世家大族、地主阶级、东林党人的无效制约,导致赋税被掏空,官僚系统主动选择终结大明。

系统的终结,大部分都是内生的原因,外部变量只是催化剂。从眼前看,物质极大化之后, 全球政治语境全面向左漂移,对于基本物质的普惠要求呼声越来越高,一种新的分配秩序正在人民的呼唤中不断被强化和催生,对于资本家的控诉,对于贫富差距的憎恨,对于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利益的政治化表达,几乎达到了一个百年来的新高度。

一战前的分配严重失衡,导致了共产主义思潮和广泛的工人运动,一战后对于国家之间的分配失衡,导致战败的德国更为不满,推举了希特勒成为时代的代理人,将整个欧洲荡为平地。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共产党宣言》,卡尔•马克思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整个疫情期间的放水, 顶层富裕阶级财富增加值以万亿美元计,没有资产的穷人却更加贫穷。在圣母看来超额的全民供给,实际上在大量创造极端主义人口,为新一轮毁天灭地的野火积聚能量。

金融时报:两个世纪以来的股市回撤幅度

钞票的滥发和分配不均,也会极大的推动市场的波动性,2个世纪以来,股市的总市值越来越大,流动性越来越好,可是每一次回撤的力度反而在加大,2020年3月的回撤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比肩1920年代的大萧条。

越是放水,市场越是饥渴。MMT 驱动的日本市场拥有全球最高比例的债务,整个社会却是勉强维持不通缩。 无论人类如何努力,自然哲学总是绕过重重阻挡,以想像不到的方式回归平衡。

因此,选择保守,尊重客观规律,尊重那些无比朴素的真理,主动创造有序,才能捕获最多的能量。于投资而言,只有简单,才能在若干次猛烈回撤中,捕获最多的果实,同样,对于掌控国家或者生态的君主而言,只有残酷,只有兽性,只有无差别的残酷执行纪律,才能完成秩序的建立。

君主对于残酷这个恶名不必介意,所应重视的倒是不要滥用仁慈,因为仁慈会带来灭顶之灾, “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

一位英明的君主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但君主又必须深知怎样掩饰这种兽性,并需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伪善者,要显得具备一切优良品质。“因为群氓总是被外表和事物的结果所吸引,而这个世界中尽是群氓。”

《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

作为创业者,应当顺天应人。

熵减是痛苦的,几乎所有的角色都会抗拒熵减。但是,对于生态系统最顶层的园丁,这是其最高职责和智慧的体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果园丁有偏爱之心,恐怕万劫不复。

两年前,《 数据平流层上的多边博弈 》 曾经指出对于互联网巨头,可能存在系统性熵减的必要,从反垄断,到扶贫,到农村土地确权,农业税的调节,都是为了从系统熵的角度来调节,将分配更为精准有效,向社会金字塔基层去反哺,确保系统的稳固和长治久安。

对于任何一个王朝而言,就像人体的线粒体端粒长度,都有一定的定数。要么增加生产力供给水平,比如清末的粮食耕种能力提升,技术进步,要么改革治理制度,从结构角度增加官僚和士绅集团的向心力,要么引入更多的金融手段,降低举债成本,增加国家信用,等等。当然,见效最快的还是做减法,反垄断,分拆,让整个核心生产资料重新分配到更多人手里,避免出现超级套利集团抽干财政。

财富的分配和熵减

美国强大的时候完成了对于金融巨头和石油巨头的反垄断,如今却举步维艰,慢慢被信息资本主义集团和医药巨头等控制。 如果一个组织失去了熵减能力,那么距离崩塌的时间也很快了。 当然,如果熵减少过于猛烈,就是大清洗了,这里不做展开。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列宁同志早期的案例。

对于组织的发展和决策,很多企业家容易上头,看似一马平川前途远大,殊不知因为掌握太多核心生产资料,或者不尊重周期,上了不该上的杠杆,成为系统熵减消灭的目标。

作为个体,我们应当回归保守,返璞归真。

圣母周期中,全社会的价值观都会进一步偏移,世俗中充满了物欲和价值观陷阱,容易让人陷入反社会、反传统甚至进入到反生物属性的价值观中。

在可见的历史时段百年内,无论何种意义上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基于DNA可以延续的基础上,无论何种意义的失败,都大不过DNA被踢出传承的序列,生物意义永远优先于社会意义。 对于富人只有一种爆仓,就是子女沦落。对于穷人只有一种破产,就是无人出头。

因此,无论男女都应该像斯巴达勇士一样野蛮茁壮,而不是在圣母心的照耀下,在超量供给的温室环境中成为花枝招展的妖孽(并非歧视同性恋),忽略了社会的本来面貌。

人类唯一重要的就是快速学习和适应能力,从高级文明到蛮荒世界都能存活。世界永远属于属于幸存者。去战斗去繁殖,首先成为生物意义的赢家,而不是想一个25号宇宙中的边缘鼠。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塌陷还是崛起,最终还是要做选择

在民主党即将主导的滔天洪水预期之下,全球的财富再分配已经开始。 一方面,配置商品,对抗经济过热和MMT带来的巨大的通胀,另一方面配置超主权资产和新兴市场, 在未来的岁月, 全球企业,黄金,Bitcoin和优秀边缘小国,可能熠熠生辉。

美元是美国的货币,却是其他国家的问题,新一轮超大规模的债务危机埋下种子,如果MMT,恐怕会在更高的空中失速,并冲入深渊,作为全球经贸关系最紧密的国家, 中国实质上被绑上了一个风险巨大的火箭,外儒内法的保守文化和圣母思想之间的巨大冲突几乎可以倒计时了。

ChainCatcher reminds readers to view blockchain rationally, enhance risk awareness, and be cautious of various virtual token issuances and speculations. All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solely market information or related party opinion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form of investment advice. If you find sensitive information in the content, please click "Report", and we will handle it promptly.
ChainCatcher Building the Web3 world with innov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