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IOSG:如何做好Web3链游赛道的行研分析?

ChainCatcher Selection
2022-04-15 18:43:46
Collection
随着越来越多链游的上线,我们应当如何判断一款链游的长期价值?如何进行链游领域的深入研究?

image

2021年, Axie Infinity 的爆发给整个区块链掀起 Play to Earn 的热潮,GameFi一度成为区块链行业中最热门的板块,吸引大批用户与风投机构的涌入。随着越来越多链游的上线,我们应当如何判断一款链游的长期价值?如何进行链游领域的深入研究?

4月7日,CatcherVC 研究员 Kit 与知名风投机构 IOSG GameFi 领域投资负责人 Alex Liu 进行一场关于如何做好 Web 3 链游行研分析的深度对话,就前述问题分享了诸多干货。

以下为链捕手整理的全部对话内容:

 

Kit: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做好区块链的研究分析,特别是GameiFi方面。现在开始,先由Alex做个自我介绍。


Alex:好,我先介绍一下IOSG,然后再介绍我自己。IOSG是17年成立的亚洲地区头部Crypto Fund,核心团队是Jocy、Xinshu和Deniz,Jocy是很早的 capital OG,12年的时候就开始进入到区块链的行业,早期支持了Vitalik建设以太坊,Xinshu是Zilliqa创始人,也是NUS的博士。

过去几年,IOSG是在业内的表现非常好。我们有Layer1、Layer2、 DeFi以及最近GameFi和SocialFi方面非常好的表现,像Layer1方面我们是Polkdot、Cosmos、Near的早期投资人,DeFi里的1inch、Synthetix、UMA,我们也是早期投资人,GameFi方面我们是Illuvium种子轮的第二大投资人,也是Big Time很大的一个投资人,最近也投了一些其他的项目。

我是比较传统的互联网人,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就在很多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就职,主要是做开发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这些岗位。国内的话,在腾讯做过不同项目的研发和管理,大概是19年开始关注GameFi,去年加入IOSG,现在在负责GameFi方面的投资。


Kit:好的,感谢Alex的介绍,我来介绍一下Catcher VC,Catcher VC从属于链捕手,(ChainCatcher)。链捕手是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区块链的亚洲媒体,读者已经超过20万。我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在投项目了,但是最近才开始专注于GameFi,还有一些Layer2的扩容解决方案。

最近我们投的GameFi项目也不少了,但是最主要还是投的公链项目,还有DeFi的项目比较多一点,本次交流还是想多向IOSG学习,怎么投到一些赛道比较头部的项目,我个人是2021年金融学专业毕业,也是今年刚投入到Crypto领域,研究GameFi比较多,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接下来的流程大概是先让Alex给大家讲一下GameFi目前赛道的情况,在他讲完之后会有一个Q&A环节,也是由Alex来解答,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及时在微信群里发出来,向Alex 提出问题,我也会给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好的,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Alex:OK,我今天会从高层面去分析一下IOSG为什么会选定GameFi赛道,作为长期的价值投资者,怎么去选中能够带来一些超额收益的长期项目。首先一个大的背景,我们是非常的看好娱乐板块,准确的说是互联网娱乐。

这里有两个图,第一个是世界GDP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得到在过去的100年或者更精准的说在过去的30年,全球的经济在非常快速的增长。

image

第二个是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可以看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在物质条件充裕的情况下,会不断的往金字塔上方走,从最早的生理需求,比如食物和住处,然后到安全需求,再到归属感、尊重需求,最后到自我实现。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分析,历史上比如公元500年或者公元1500年,你会发现社会的一个横截面:90%甚至99%的人口都是属于金字塔的最底端,都在为食物和住所这些基本生理需求而奔波。只有很少数的社会精英,一般都是王权贵族,他可能比较阳春白雪。

但是在过去的20年到30年,全球的人口结构在发生快速的变化,中国就很明显,从60年代到现在,吃不饱饭到很多人已经完全进入小康,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大家的需求会在什么地方,越来越多的需求会转向更高层的精神追求,我们对未来的一个判断,不管我们投crypto还是传统项目,都会非常看好娱乐或者互娱这样一个赛道,这是一个大的框架,这是我们为什么会去关注游戏赛道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00后对 video、game电子游戏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这明显比90后或者80后70后有一个质的飞跃。在生活中也能够看得到,比如我们在深圳办公,中午吃饭的时候能看到很多年轻人把手机横过来打一局王者荣耀或者元神游戏。

Ok,我们现在再说一下,目前在娱乐方面或者在游戏方面有什么样的机会,也是一个比较深层次的分析。

首先第一点就是中心化内容分发,这个其实贯穿了所有行业,包括现在所有传统Web2的内容,这个内容可以是游戏,可以是音乐,可以是阅读,所有的内容基于的分发机制都是非常中性化的。

比如游戏基本上是被Steam或者Apple Store垄断,视频行业可能是抖音、快手或者YouTube,绝大多数的内容是由中心化系统分发就会形成一些垄断巨头,垄断以后,这些中心化平台会去征收一个非常大的税,这个税对整体经济来说是非常不会的。比如抖音,最近做了一个叫巨量引擎的东西,把算法做到了极致,要求游戏方去植入他们的SDK并美名其曰可以追踪到用户使用习惯,然后为游戏方推送更精准的流量,但实际上它能够把每一个游戏的运营数据值追踪的非常精准,本来一个游戏可能赚每个用户赚40块钱,抖音一定会让你去交39块钱的流量费用,就是抖音的逻辑。不让任何中间商去赚到流量的利润。

这个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包括像现在b站也是一样,现在b站上的一个up主可能1000个播放量1000个点赞只能拿到4毛钱,在目前中心化的分发体系下,绝大多数的创作都是在被变相剥削。我们认为这样的分发体系其实还是比较落后的。现在Web3是在对这些巨头进行非常猛烈的进攻。

第二个机会就是创作者经济。以抖音为例子,一方面它非常的中心化,把所有利润都自己都吃掉了,抖音的受益者是传统内容的制造商和分发商,它的效率其实也是不高的,因为可能全世界就只有几个这种内容制作商和内容供应商,他们的效率是有限的,抖音可以去发动更多用户把他们变成一个创作者。

在这样的一个机制下,其实整个市场的机遇很大。我们在看Web3的时候,会去看比如像sandbox这些metaverse相关的项目,我们认为这些领域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在代币经济的激励体系下,相信基于利益共享的创作者经济将会更加的活跃。

第三个也就是元宇宙将成为Gen-Z的生活方式。这已经是一个时代的趋势了,所以我们认为在娱乐产业里面有一系列的投资机会。

刚才也说到了传统游戏或者内容,其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一个分发的逻辑。举一个例子,如果Axie Infinity的游戏开发商是传统行业,可能会花40%-70%的经费在 投放广告上,绝大多数游戏都会花80%左右,尤其成功的游戏,80%左右的经费要去给平台和渠道去缴纳大量的税费,才能获得用户。

但是Axie Infinity这个游戏的日活确实从0到200万基本上没有打一分钱的广告。在传统的游戏产业来看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它是通过这种Web3的p2p性质,绑定所有人的利益,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分享到整个生态的一部分利益,可能很多人会认为 Axie Infinity的经济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批判过Axie的一些问题,但是它的内核和运营模式,以及是第一个做这件事情的游戏,我个人认为还是非常有价值。

换一个视角来说,在传统游戏里面,尤其是网络游戏,每个玩家其实在给游戏的生态贡献非常大的价值。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吃鸡游戏里面,如果没有其他玩家跟你一起玩,你的游戏体验就等于0,所以游戏体验基于其他玩家和你一起玩,其他玩家是在给任何玩家在提供一个在线人数的价值。

这是最简单的一层,还有很多的第三方的内容也是为游戏贡献了非常大的价值,做了很多宣发,提供了很大的市场价值,但是他们所拿到的收益和贡献值是不成比例的。

Axie做这样的尝试,其实是去挑战整个利益链,重新去调整,让中间商赚更少的钱甚至赚不到钱,让更多利益回到玩家的手里。我们可以去设想未来比如基于区块链的王者荣耀,或者是基于区块链的吃鸡游戏,它的可玩性和游戏体验各方面跟传统的王者荣耀和吃鸡应该是没有差异的。
唯一的区别就是玩家在玩的过程中可能收获一定的收益,比如我可能可以获得一个皮肤,皮肤可以卖掉,可以赚到一些钱,对这样的产品对Web2的竞争者一定是一个降维打击。

IOSG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投资机构,我们会研究整个产业,在游戏方面基本上分了三层,最底层的话是我们叫基础设施层,中间一层叫业务层,上面一层叫应用层。

image

最下面一层可能是最干的一些东西,比如像GPU、Cloud Rendering、 Game Engine/SDK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能不会涉足这些投资领域,但是往上我们可以看到在Crypto里面最底层的资产像Ethereum,Solana,Flow,Ronin,这些是让整个产权的概念或者游戏中产权概念变得可行的最基本的框架。

去中心化计算的Fluence,LivePeer这样的产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时计算的一些问题。

还有去中心化存储,比如像filecoin、Arweave它们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度共识的存储问题,再往上一层走,有Blockchain SDK,这个也是我们目前关注的一个赛道,像早期的Enjin是为传统的游戏团队去解决如何进入web3的问题。

如果一个链游开发者不用传统的SDK,可能需要自己搭建一些node去跟链上交互信息,此时需要选择像Infura QuickNode Pocket这样的产品,再上一层越来越抽象,比如像DID的CyBerConnect,Galaxy,RSS3都是在这个方向去提供一些解决方案,POP也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方向,说白了防机器人的一系列措施,在链游中也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需求,之前Axie被很多的机器人在不断的剥削,币价和生态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这个也不光是Axie,其实所有的区块链项目只要涉及到发币,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样去验证一个用户是真实的人,而且一个用户只对应一个账号,而不是一个人对应100个账号。所有项目都需要做好这一点,像这个Proof of humanity就是Vitalik非常喜欢的一个项目,此外还有Idena,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做真实性验证。

另外就是AI服务,这也是我们最近在关注的一个方向。在游戏世界尤其是MMORPG,内容是很重要的部分,比如NPC的对话或者故事的延展,在传统的游戏开发中是需要大量的人工去进行这方面的搭建。现在自然语言的处理技术其实已经非常成熟,也有很多的创业项目要基于区块链做一些 AI开发,帮助链游解决这方面问题,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上一层数据,再上面一层就是钱包,中间的商业就是用户,我们会把一些商业跟用户对接,但是同时又有一些底层属性的平台放在这里,比如像工会和工会相关的基础设施,我们认为它会运用一些智能合约。YGG最近也开始用智能合约进行结算,直接的对接底层的代币,但它最主要的一个功能是对接用户,这一层的目标其实很明确,就是要为亿万用户服务。

工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跟人打交道,要跟玩家打交道,跟项目方打交道,要跟潜在孵化项目的投资方去打交道,所以我们把它理解为业务层,这直接挑战传统的steam这样的平台,它们都有一个很强的分发属性。

业务层比较好理解,像Opensea是属于这层,我们也把Metaverse领域的Decentraland和Sandbox放在这层,因为在我们看来,它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招商项目,像现在Sandbox里面已经入驻了几百个品牌商家,未来它很有可能就会发展成一个虚拟世界的商城,就可能像万象城一样的商业中心,是连接商业和用户之间的平台。

最上面一层就是应用层,比如像Axie Infinity,Illuvium都是属于这一层,应用层要发展的话需要底层支持,当然这属于相互成就的生态。

再分享一下我们在链游方面的投资逻辑,第一个是区块链游戏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虚拟世界的国家,这其实是挺大的设想,但是我们和很多的行业领导者讨论过,比如1kx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我们的朋友 Folius Venture也有类似的观点。

如果分析Axie Infinity的话,我们会发现它有三个比较强的属性:

1、经济属性,整个游戏围绕经济体系在运转。

2、政治体系,虽然目前治理不是那么强,但是像Illuvium的治理其实做的已经很好了,未来Axie Infinity也是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会把越来越多的决策权转移到DAO,而不是核心团队,生态里面治理代币很重要的一点是政治属性。

3、文化属性,鼓励社区一起去围绕IP去建设一些二次创作,包括搭建Ronin网络也是希望越来越多开发者加入到生态里面去,它的discord可能是链游里面最成功的,之前印尼、菲律宾台风,整个discord齐心协力的去做一些捐助。

我们总结了链游的三个属性:经济、政治、文化,放在一起很像一个国家的模式。我们相信三年后会出现一款链游,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都会超越不少传统世界的国家。

我们第二个投资逻辑是也刚刚提过的创作者经济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主题。从博客的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一个雏形了,人们对内容的消费是越来越去中心化, Web3的代币经济模型一定是可以更大程度的去拓展创作者经济。

对基于文化的创作者经济,现在NFT非常火,有的人会说NFT像17、18年的ICO,但是区别是NFT的文化属性非常强,现在看前10的NFT不管是 bayc还是azuki都有一个很强的文化的符号,这个也是符合我们之前说的,整个人类社会都在非常激进地向文化消费的方向转型,对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创作者经济一定是投资的核心。

第三个就是区块链基础设施。目前区块链的基础建设还是不够的,比如Axie这个游戏,99%的内容都不在链上,这个游戏的逻辑业务和客户端都还是非常中心化,只有代币和NFT是在链上结算,甚至游戏里面产出的代币资产都不是及时在链上结算,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是一些问题,未来怎么样去建设区块链,去满足更多的更高的游戏的需求,这个也是我们在探索的一个方向。

最后说一下怎么才能投到一个成功的游戏项目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团队,可能你会说做什么都需要靠谱的团队,但是在游戏投资这一块,我认为团队尤其重要。

首先游戏和DeFi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DeFi可能就是几百几千行代码,产品相对是轻量级的,DeFi更多是通过想法或创意去颠覆一些传统的逻辑。

而链游有个特点,链游本质是游戏,往往来说是几十万行代码多则上百万行代码,对比之下其实是非常不一样的,作为投资人来说是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种子轮投资的时候,可能没有办法去判断产品,没有办法基于产品去做详细分析,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大家都是PPT融资,所以团队非常重要。

Axie团队在这个行业名声特别大,而且经过熊市的洗礼,很多团队可能会在牛市之后就丧失信心,或者资金链断裂,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怎么样在前期就能够建立对团队的信任,这个也非常重要。

再就是核心投资人,我们认为在区块链里面,不管是DeFi还是GameFi,还是未来新的一些方向,核心投资人对团队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其可以看到像Uniswap和Paradigm之间的关系,和a16z之间的关系,或者Solana和Multicoin Capital之间的关系。 VC在这个行业因为看的比较多,很多时候可能会有一个优势就是上帝视角,能够跟团队形成互补。

所以团队能不能得到发展和它背后的VC其实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关系,所以这个是我们对团队的看法,我们会非常愿意支持连续创业者,现在市值排名前20的项目可以说80%以上都是连续创业者,比如像Gala的Fund,曾经是Zynga的CEO,比如像 Mexico game之前是也是湾区的一个很大的游戏studio的创始人。

可以看到很多的上一波起来的项目都是非常有韧性的,这种韧性往往都是通过连续创业积累下来的。像美团王兴的故事大家肯定也都很清楚了,都是7、8次失败之后才能够起来。所以我们在游戏方面会更加注重连续创业者。

第三点是我们认为链游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投资人和项目方赚的其实是蓄势的钱,从估值方面来说确实都起来了不代表这个项目会成功,只能证明他们选对了赛道。

这些产品也好,这些项目也好,都是早期得利者,长期的成败其实还是要去看产品最后能不能被用户持续喜欢,但现在这个市场比较特殊,现在因为整个行业特别早,大家都没有产品,没有任何完整的链游产品。项目方其实是把阿尔法版本放出来,这种情况下市场泡沫就会比较大,所有的二级注意力都会集中在不是那么关键的地方,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未来的2到3年会逐渐改变。

想象一下未来两年排名前10的项目,可能有一个项目的日活是1000万DAU,可能有一个项目的日活是2万DAU,这两个项目的估值一定会被二级市场去重新锚定。

所以随着GameFi产品的陆续上线,产品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希望去看一些真正是理解游戏的创业者,而不是仅仅可能是做过DeFi或者做过一些Web2的项目,想进入Web3行业赚热点钱的创业者。总的来说像DAU数值是非常关键的指标,怎么样能够找到能够运营这些指标的团队,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原生资本也是相当重要,我刚刚说了一大堆,其实都是我们对链游的理解,它是一个重新分配利益的机制,是一种劳动关系的颠覆,但是更多的将会是建立国家,怎么样去把这个国家建立起来,怎么样去把经济建立起来,所以作为投资方,要关注的点其实是不太一样的。

这个需要对Web3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可能有些项目方仅仅是把DAU当成一个变现的手段,卖NFT可以多赚一点钱,这样的团队我们也是不太愿意支持。我们更愿意去跟一些对整个行业有深度理解的团队聊合作,甚至说能够教育我们的团队,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不管是熊市还是牛市,都会有更好的韧性。

所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像我们之前投的Illuvium和Big Time都是属于非常强的。Illuvium是两兄弟Kain和Kieran做的,他们很多的知识都是可以传承下来的,所以Illuvium的治理和DAO社区做得非常好。像 Big Time的创始人对社区去中心化是有非常强的信仰,我们是更愿意去支持这样的团队。

第四个是我们会非常关注有metaverse潜力的游戏,当然我们不会过度在特别早期去纠结一个产品,但是大的方向我们也会去参考。比如像吃鸡,像一些本土化的游戏,像Pokémon GO这样的游戏,或者带有很强的IP属性的比如bayc后面做的游戏,这样的游戏都是更有潜力去获得千万级DAU,我们也是更愿意去投资,我们相信未来2到3年市场给游戏的估值一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用户量和DAU。Axie为什么能够在7月份8月份整个生态能够快速起来,其实是用户量有很大的关系,它确实是大概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5万 到300万DAU的突破,市场一定会去认可它。

最后我们希望看到股权和代币的绑定,像FTX交易所的艾米其实也有过一个观点,投链游本质上也是投游戏,既然是投游戏,那就要遵守游戏的一些标准。首先游戏是一个高风险投资,可能95%的游戏都是不成功的,这个也是Web2的经验。

绝大多数的项目其实就跟赛马一样,它有可能跑出来,有可能跑不出来。

你必须要去拥抱随机的属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的第一是分散投资,第二是跟这个团队做更深层次的绑定。你希望去投到的团队即使这个项目失败了,也许他们可以再做一个游戏,长期能够和你一起去创造价值。这是我们看重的点。

像游戏项目的话,我刚刚其实也说到了,几乎每个项目都是符合我们的投资逻辑的,比如像Big Time的工业能力也非常强,是一群暴雪的前任核心成员,再加上Big time的创始人Ari,Illuvium非常热爱游戏的Kieran加上非常懂DeFi,非常懂Crypto的Kain,像MixMob也是我们大概半年前投的一个Solana上的游戏项目,我们这个游戏就是除了叙事能力和社区运营非常强之外,最主要是它的 focus on的态度,游戏整个经济体系的设计和游戏玩法的设计都会去考虑怎么样去鼓励用户去创造内容,比如他们有一套皮肤系统可以让用户自己去设计皮肤,在游戏内他们设计的这些NFT皮肤,甚至可以以一种有机的货币在游戏内去流通。

包括我们还有在看另一个游戏叫做NOR,这个游戏也是非常有意思,把游戏和金融变成了两个部分,让玩DeFi和玩游戏的人分开,更有意思的是整系列的NFT是拆分的,每一个NFT就是一个玩家, NFT随着玩家成长会升级会变强,但是当玩家死亡的时候或者输了比赛的时候, NFT就会被销毁,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尝试,所以我们在行业里面现在也是很激动,看到很多团队不同的想法,都在做非常激进勇敢的尝试,我们也是很愿意去支持这些。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看有没有其他问题。

 

Kit:好的,谢谢Alex,我来总结一下,Alex主要说到在需求金字塔模型里面,现在的人的消费水平变高,希望能够能在没有中间剥削商的娱乐项目上消费更多,这可能产生更多文化,因为没有了经济枷锁,会加快文化交流,特别反映在游戏方面,因为游戏就具有比较开放性的本质,在最后Alex总结到一些比较开放性的比较有趣的点子,正在被游戏开发者在做到链游项目中,这些在传统游戏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传统游戏需要开发游戏,需要花费很多的钱在宣传上,这大概我对Alex讲述的部分理解吧。

有几个问题想提问一下,IOSG是创投界的成功例子,我想问一下,因为根据 unity年报描述,在非洲、欧洲、中东还有美国,游戏行业都是在飞速的增长,那么他们在这些地区里面跟亚洲市场比较,在游戏选品或口味方面是有哪些不一样?

这些游戏飞速增长的地区会比较喜欢一休闲类型、回合策略型的游戏。那么亚洲的玩家或者日本的玩家,他们会喜欢养成类的游戏。那么IOSG在考虑整个行业发展,或者游戏的需求上面,会不会把地域性,文化差异的因素考虑在里面?

 

Alex:我觉得这个东西需要分成两层来看。

第一层我相信地域性将会是一直存在的属性,确实不同区域的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像美国市场可能会更习惯于主机游戏,对游戏的消费习惯确实是有一个文化的传承,可能像中东的地区,它对某一些特定的,包括像亚洲地区对一些比如像仙剑、古龙这样的场景会有一些特定的消费倾向。

在游戏方面投资方面其实是分两点,第一点是剧本,第二点是皮肤或者主题。在主题方面一定是有差异的,但是在剧本方面其实差异不会那么大。像当年魔兽世界这个游戏非常火爆,不管是在中国在美国还是在俄罗斯。

像公会的话,我们能看到现在已经出现了地域性的分支,比如像 YGG有YGG SEA、YGG INDIA、YGG JAPAN,其实不同地区的工会最后也会一定程度上去发展出不同地区的游戏,但是我们认为真正好的游戏它会穿透整个全球市场。

刚刚说到魔兽世界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最近几年元神也是一个真正打出来的一个产品,元神是第一次把二次元的产品真正带到西方市场。传统来说,如果在3年前4年前,你要说在西方市场做一个二次元的产品,可能大家不会相信这件事情,但是实际上元神把这条路给打通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人对游戏的需求其实还是很相似的,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一个真正能够去切开市场的产品,过去有一些游戏可能没有打开全球市场,它有多个原因,可能它本身的游戏还没有迭代到那个程度,整个游戏行业确实发展也就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第二层是渠道和内容分发的原因,可能导致在不同地区的获客成本或者效率会有不同。

我们是相信区块链再加上一个真正够硬的产品,是很有可能去实现一个全球范围内都非常被认可的游戏,尤其是在外边已经有元神这样的现象级产品了,在Web3我们是没有没有理由去怀疑,现在的资本已经非常激进地往这个方向在投,Immutable X目前已经完成差不多3到4亿美金的融资,在游戏历史融资上可以排到前三,对在这样的资金的注入,游戏的质量、分发机制一定是全方面去碾压外包的竞争对手,所以我们是很有信心在未来两三年会出现能够横跨全球的现象级的游戏产品。

 

Kit:我很相信你的观点,包括一些可能最近比较火的MIT内容,像Azuki这种比较偏向ACG类型,打破了一些美洲对这种文化的一些不理解的地方,让他们逐渐融入到文化里面去。

包括元神也是将一些 ACG的文化融第一次融入到rpg里面去,那么很多人诟病他是来抄袭的旷野之息,可是它的确是将ACG的文化第一次融入到比较卡通化的画风里,让很多人都喜欢上了这种比较简洁的画风。

我也想补充几点,因为我是传统金融出身的,我理解到的是当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年轻人能在游戏里面花几万块买一个游戏装备,他们不能理解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一个信息差,他们为什么会在狼人杀、剧本杀或者漫画ACG这种游戏里面花费这么多钱,所以我也很赞同你说的那一点,终将会有一个游戏会打破所谓的文化差异和地域性差异。

在这里有个疑问,就是当IOSG去投metaverse也好,或者GameFi也好,会不会去投一个应用层的项目,因为毕竟应用层的赛道现在跑出来,没有一些基础性的知识,那么说我们反观到现在还有抖音,包括YouTube上面的一些创作内容,他们那些人都是比较外向的人,有没有可能,元宇宙能让更多的那些不肯露脸的人去创造更多的内容,吸引到更多的人来到区块链这个行业。

 

Alex:可能这个问题我理解的不是特别清晰,但是我可以简单说一下,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否会投应用层,我们肯定是会投应用层的,就是18年的应用没有得到发展,不代表未来应用没有前途,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是到了比较成熟的执行阶段,区块链不可能一直做公链,最后就是为了让应用去搬进来。

所以我们肯定是会关注应用。当然有一些比较底层的逻辑问题,比如像胖协议说应用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导致应用会比较难捕获价值,但是我们会非常关注这样一个赛道,我们相信Axie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Axie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估值?

因为不管Axie的经济体系如何,去中心化程度如何,它是整个区块链里用户量最高的APP。

未来不管是社交或者元宇宙或者其他方向,我们相信应用一定会大力发展,这个是必然的趋势,所以我们会投应用。第二点就是未来会有更多的创作者做价值的输出,我坚信这个趋势。

首先就是在Web3里面, Kol也好,是散户也好,能做和Web2一样的所有事情,但是不一样的是Web3能够更精准的去捕获价值,比如我在Web2看一个帖子,写一条评论,除了能够得到点赞啥也得到不了,但是如果我这个评论特别精辟然后火了,其实在给平台贡献巨大的价值,这个价值现在是被平台给捕获的,在Web3里面如果有了代币经济的激励,高质量的用户能够去捕获到这个价值,我们相信这其实这是从共产主义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我们相信市场经济一定会激发更大的活力。

 

Kit:对,我也想补充一下,我觉得无论是消费经济还是实体经济,在降低行业成本方面跟区块链是没办法比的,毕竟区块链价值挖掘方面能打破人类休息作息的问题,比如我们亚洲时区,可能工作12个小时休息8个小时,但是在区块链里面当我们时区的人睡觉的时候,工作可以交给就是说下一个时区的人,这非常高效。

而且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文化经济体系比较稳定,可能看不起写一篇文章能获取到十几刀的那种劳动力,但在非洲的劳动力成本,很多时候甚至比中国还低,他们非常愿意去干这种事。我非常相信你说的这种文化层面的输出,还有文化方面的突破,特别是在GameFi,还有SocialFi,能让整个世界的经济达到一个更平衡的分配,第三个问题是现在比较传统的游戏玩家,在国外像Radio上面比较传统的休闲游戏的玩家,他们其实是有一些批判声音的,包括在Youtube上看是有一些观点就是他们是非常不看好甚至在批评这种play to earn这种模式,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任天堂做出来的游戏,就是获得一种娱乐性的价值。我们反观在七八月或者是11月GameFi爆发的时候,到现在很多GameFi项目市值已经就是回落了50%以上,那么IOSG对于这种传统玩家看待P2E或者GameFi模式,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

 

Alex:OK首先关于传统玩家不看好区块链这件事情,首先不是所有的传统玩家都不看好,是非常特定的群体,他们是steam上的那些单机游戏玩家,他们是属于在整个游戏产业里面贡献价值很低的一群人,他们的消费在170个标点里面可能只占了10个标点,但他们又是属于声音最大的群体,这我认为是有一定的幸存者偏差的。

第二个点我认为现在的传统游戏玩家和游戏场,对NFT这件事情都没有看明白,他们把NFT看成了一个厂商新的变现手段,同时玩家也很清晰的看到,厂商只是希望去通过NFT去继续掠夺财富,显然这是一个很大不信任,还跟传统游戏的中心化分发有关,这是传统的玩家其实跟游戏的发行商一直都是有一个比较激烈的矛盾点。因为传统的游戏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就是一个零和博弈,游戏玩家如果没有花钱,游戏厂商就输了,游戏厂商就赚不到钱,因为市场上就会死。

如果玩家花了钱其实就输了,很多时候玩家这个过程中变成自我约束的克制,怎么样才能不花钱白玩到最大的价值,对游戏厂商是有很大的价值冲突,在区块链里面其实是完美的解决了这样的价值冲突,就是一个游戏如果能够起来,那是玩家和项目方和发行商一起成长一起获利,如果游戏失败了大家一起承担损失,这其实是一个更加有效而且可持续的结构。

但是目前来说,我认为目前炒NFT的这些人应该是没有看到这一层,最后一定是真实的用户决定游戏能不能成功。

当这些真实用户看到了链上的王者荣耀可玩性跟腾讯的王者荣耀一模一样,甚至说更好,同时很现实是可能皮肤的价格更低,或者我拿到这个皮肤之后我可以转手卖,还可以去获得一定的收益,那么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去玩腾讯的王者荣耀?

这是我们让传统用户简单理解现在链游的一个说法,我们认为这是非常短暂的,不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Kit:刚刚Alex所说的,他可能想表达意思是比如你现在买了王者荣耀里安娜的皮肤,假设以后王者荣耀以后没人玩,可能游戏服务器关了,你就失去了皮肤。

但是如果这个项目在链游上面,同样也到了没有人玩的时候,但是你这个皮肤可能还是会能保存在链上,成为一段回忆,证明你曾经也是在链上支持游戏的,曾经作为一个忠实粉丝支持游戏,这里捕获一些价值。

 

Alex:我觉得不光是这样,首先如果真的服务器关了的话,这其实是另一个佐证,就是为什么链游更好,因为如果是链游版的王者荣耀,最后关服了的话,一定会有DAO组织去重新去维护,会重新启动这个项目,交给一个新的团队去做研发,或者是至少做维护,把它放在一个新的服务器上去运行。

我觉得最吸引人的叙事就是可能会出现一个百年链游,真的有可能会见到一个未来50年后100年后还在运行的游戏,可能会和VR的趋势有点相似,我非常相信这一点会有颠覆式的模式,就像国家,如果我们把链游比作国家,一个国家的寿命和一个游戏的寿命并不是一个量级上的。

 

Kit:我非常赞成,因为在金融学里面,我估计你们都看过效用曲线,逐渐在消减的捕获娱乐价值的游戏,这是在传统游戏行业里非常常见的。

但现在因为我做研究,也接触到比如像dark forest社区与项目方共建这个游戏,它的高效性在传统游戏上面其实很难见到,用户和社区在不断的为游戏添加新的功能,而且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让游戏能得到更大的发展,那么我们推测它的效率是指数型上涨,就跟GDP是一个增长模型,因为我们相信更多的更多的架构或者更多的游戏模式能够带给游戏用户更多的实用性。这是我对你刚刚的观点的一些理解。

最后一个问题,IOSG投过了很多那种项目,而打金工作室研究出一个比较线性的指望回报率公式,就是这种比较简单的游戏模式,因为信息都是公开的写在链上,比较容易的就是推算出来。随着IOSG也投了很多GameFi,像Illuvium那些功能比较复杂的游戏,在游戏学里面就会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会导致到回报的期望值有很大的基准差。

我觉得在未来无论是元宇宙和现实世界,这种机制会越来越复杂,对于游戏工会或者打金工作室暂时还能在这个阶段保持盈利,未来随着游戏的复杂性提升,会不会对这种游戏工会或打金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IOSG是怎么看这个问题?

 

Alex:首先抛出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P2E是一种手段,为了跨越传统的经销商,跨越传统的分发商直接对接客户的渠道方式。

目前来看Axie这个游戏能够赚钱,它其实是一个非正常的现象,长期来说我们不认为链游将会是一个元宇宙收入的解决方案,我们不认为链游是用来赚钱的,它更多是通过把一部分的成本返回给用户,返回给社区的贡献者,而创造的一种渠道手段或者一种渠道创新。

在这样基础上,我们并不认为未来所有人都会为了赚钱去玩游戏,现在你投资Axie也好,你投资其他游戏也好,你是奔着投10块钱就要赚12块钱,或者赚20块钱甚至要赚100块钱回来。

未来我觉得可能更多的就是游戏用户,而不是普通用户,他的心态是投10块钱能回2块钱就很开心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我们不能跟链游对标,要跟传统游戏对标,要跟王者荣耀对标。基于游戏打金去看待的整个产业,我们不认为它会变得非常大,但是工会我们认为他们长期会有非常大的价值,打金可能只是工会一个阶段性的功能,它更多是连接区块链和真实用户的桥梁,可以做教育,做投资。比如像很多现在游戏早期的投资,一个像YGG这样的工会,它可以为游戏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玩家,可以直接引流甚至做一些指导,去帮游戏方规划代币经济的设计,这些都有非常大的价值。

所以我们在投资工会的时候,一定程度上是在投资一个investment DAO。所以对于游戏打金这件事情,我个人的观点是它不会是一个特别长期的生意,当然也有一种情况,就是比如像传统游戏里面像三国志战略或者万国觉醒这样的游戏,它本来就有一个很闭环的经济系统,说白了就是这些大客户玩家,氪金30万或 50万就能够吸引到很多小玩家替他效力,能够成为帝君君王,这个模式我认为可能会在链游里面会成立,是什么原理?

这些打金的人其实是虚拟世界的服务业人员,通过消耗自己的时间去给一些大客户提供成就感和满足感,本质上跟服务员是一个道理,现实世界里微信点单已经是非常方便了,为什么去高端的餐厅吃饭还会有服务员?因为我们需要这一层尊重,我们需要这一层应用,这个东西是值得被消费,是一种价值,它不是一个零和游戏。

 

Kit:我刚刚没理解错的话, GameFi里面的产品可能还是会出现跟传统游戏一样的满足快感类型游戏,在这种游戏里面还是会出现一些为了体验而产生的招募或者工会,但反映到社会来看,这种情况在一个完整的生态里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与区块链的所谓的共识精神其实并不冲突。我是这么想的,今天的会议也差不多了,Alex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Alex:没有了。

 

Kit:好的,我们今天有幸邀请到IOSG研究员Alex给我们带来这么多行业内精彩话题,我也有幸到能提出自己的疑问,感谢Alex为我解答,这个活动到此结束。

 

Alex:谢谢Kit的邀请,感谢各位,拜拜,有幸再见。

ChainCatcher reminds readers to view blockchain rationally, enhance risk awareness, and be cautious of various virtual token issuances and speculations. All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solely market information or related party opinion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form of investment advice. If you find sensitive information in the content, please click "Report", and we will handle it promptly.
ChainCatcher Building the Web3 world with innov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