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Mysten Labs 联合创始人、Move 语言创造者:详解 Sui 技术方案与路线

ChainCatcher Selection
2022-08-22 20:25:16
Collection
Sam Blackshear 在本次讨论中就 Move 语言的特点、Sui 区块链发展规划展开了详细介绍。

来源:Mynft Twitter Space

编译:链捕手

 

image

8月18日,Mynft 团队与 Mysten Labs 联合创始人、Move 语言创造者 Sam Blackshear 在Twitter Space 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就 Move 语言的特点、Mysten Labs 开发的 Sui 区块链发展规划展开讨论。以下是链捕手对该次对话的整理:

 

Mynft Team大家好我是 Mynft 的 Millet,我是今天对话的主持人,非常感谢你接受邀请,通过这个邀请加入我们的AMA。

Sam Blackshear:很高兴见到你,也谢谢你的邀请。

 

Mynft Team首先祝贺你和 MystenLabs 取得的成功。那我们之前已经发给你一个问题清单,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吗?

Sam Blackshear:没有的,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清单,我很乐意回答所有问题。

 

Mynft Team最近有很多关于Move项目的讨论。比如,Move和其他语言,比如Solidity有什么不同,Move的优势在哪里。别的程序员能如何学Move,因为据说Move的程序员工资很高,当然他们工作也很多。然后大家也很好奇Sui是如何在市场走熊的情况下,获得顶级风投的关注和支持的,并且现在Layer1的竞争也十分激烈。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当然就需要Sam来帮我们揭晓一下,他是MystenLabs的创始人之一,也是CTO。

今天我们主要有两部分,首先是Sam会回答之前的问题清单,这些问题来自我们的社群和媒体伙伴,然后是Q&A环节。那我们开始AMA。Sam,可以介绍下你自己和项目吗?

 

Sam Blackshear:我是Sam,我是Mysten Labs的创始人和CTO,是 Move的创办者。我主要是在静态分析上工作,我在Diem和Libra项目上也工作过。我职业生涯初期是做编程语言研究,也读了博士,做了一些可以自动化找bug的审计工具。

那我来讲一下我是如何从语言研究转到了加密行业的。我之前是在科罗拉多大学读博士,做编程语言的研究,做静态分析,做一些自动化找bug的工具,那这个很有趣,很有数学性。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问题所在,回答项目执行的问题,那这个过程就是你总能发现更多问题,更多替代方案(语义学上的方案),有时候会报错“假阳性”的行为,实际上这些行为也不会发生。

所以就是你总能不断改进,但是永远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通过设计很聪明的模型,你可以预测程序行为,找到bug了解代码如何运作。我之前就是花了很多年做这些学术研究,我会做一些bug查找工具,让它跑起来,然后找到漏洞之后就会觉得还挺有成就感的。

在我读博快结束时,我有一个在Facebook实习的机会,应该是在2013或14年初,那时候Facebook正在从网页优先向移动端优先转型。那在移动端发行时,当时其实也有一些问题。当时他们一个bug出现在了移动端,那个问题存在了两周。同样的这个问题其实在网页端一天或者一小时就可以修复,所以他们当时是投入很多来解决移动端的bug。

那我实习的时候,做的就也是这种工作,找问题和修复问题。那当时我也是因此有机会很多的程序员进行沟通,他们给了我很多实时的反馈,告诉我如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不同。那时我就萌生想法,希望可以做研发和研究的交叉工作。所以我毕业后就加入Facebook,做了很多年的静态程序分析,就是做自动找bug的工具,然后看一些空参照,给过载找一些缓冲,看数据征用,看一些安全方面的事情,也会看除了找bug以外的静态程序分析的新应用,比如说如何更好保管代码,或者如何把代码移植到新框架中去,如何帮助安全工程师更有生产力等等。

这份工作很有趣,但是你会发现最终你会很了解如何设计语言、设计框架、如何保证安全等等,你会有点厌恶这些别人带来的问题,就会考虑是否能够做一些更多的事情,比如如何从一开始设计语言,让它更安全,更能防止bug,然后可以支持一些工作,比如验证等。你会考虑如何能够帮助程序员写更安全、更容易和其他软件组装的代码。

那我很幸运,在2018年的时候,在Facebook我有机会能够做这个事情,其实就是Libra项目,当时是一个高度机密的项目,然后也是找了很多专家来做,研究比如分布式系统、密码学、数据库啊等等。那我当时被要求做的就是看看语言,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了Move,因为那时候我开始对分布式系统、加密学感兴趣,就开始看看加密领域,那时候也是碰到了后来我的创始人朋友,我们当时也构建起了很融洽的工作关系。

当时我们就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关于如何构建下一代区块链,这些事情可能是更宏大的,是之前用Libra无法做到的。然后后来我们就创立了Mysten Labs,然后我们也跟Libra跟了很久,但是后来发现无法上线,就决定说还是要去Web3刚广大的世界闯闯。

所以去年11月,我们相当于是跳了出来,从头开始研究Sui的设计,思考如何使它能和Move适配,它有什么优势,想到在它之上能够构建什么新东西,这些都令人激动。所以基本上这就是我的职业生涯,我是如何从研究的领域转到加密领域,成为了一个创业公司的CTO。

 

Mynft Team你的这份经历太有趣的,因为你其实是从web2转到web3,有学术和产研的复合背景,而且你还深耕于漏洞查找、静态分析等等这些领域。那刚才你有提到可组合性,对下一代区块链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我们一会详谈。

你也讲了下一代区块链的构建,和你现在推崇的Sui。那其实我们想了解你为什么和合伙人创建了Mysten Labs?或者比如先谈谈是如何选名的?

Sam Blackshear:关于Mysten Labs,其实它的名字没有那么多含义。当时我们也有其他的想法,不过考虑到最后是要用这个名字签署一些法律文件,我觉得它很合适,所以就选了这个。

Sui的话,其实当时想了很多,还咨询了一些专业人士。最后选了Sui,它是日语和其他语言中是代表水的意思。那我希望我们的平台上区块空间、交易、吞吐量等等都是自由流动、很充足的,就像水一样。同时,水无处不在,对我们有好处,所以就觉得这个品牌名字不错。从技术角度,因为我们的创始人都在Libra项目上研究了好几年,花费了很多心力,学到很多,也有很多好的灵感。

同时,Libra当时也是雄心壮志,在2018年,大家都说希望它成为“以太坊杀手”,就是从以太坊汲取一些设计,但是做得更好。Libra设计之初其实是一个通用的智能合约平台,但是考虑到监管的要求,以及想要把它快速推到市场,所以最后我们觉得它应该是一个支付结算系统,我们也不用考虑会处理大量的订单,因为出于隐私考虑大部分订单都会在链下的虚拟资产服务商之间进行。我们也不需要考虑扩容的问题,因为支付和账户基本上不会占太多空间。我们也不打算做那些比较花哨的东西,比如NFT等等,会比较占地方。

那关于程序的话,其实我们更关心如何能让它运行合规政策,如何防止资产消失或者发到错误的地方。所以我们早期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然后我们思考的一点是如何能够减少Libra项目的缺陷,构建下一代区块链。比如我的同事George他就是资深的系统专家,在Libra的时候他就参与了快速支付等项目。

所以我们基本有两大项目,一个是Narwhal与Tusk(共识协议),一个是快速支付。然后我们也开始和尤其是游戏领域的客户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基本上他们对TPS会有需求。

其实把一个东西从一个系统拿出来,再把它进行适应性修改,使它能够处理各类吞吐、交易,这件事是很难的,当然并不是说不可能。但就是说,你是从头做起,所以是会有很多困难与不同。所以基本上这就是我们做的事情,最开始是做快速支付,然后后来又考虑除支付以外还能做什么,是不是可以做其他可以快速支付的交易。比如如果他们不需要下订单,他们就可以直接快速支付,如果他们需要下订单,那就走一个正常流程。

所以基本上我们从Facebook中汲取一些资源,然后建立了这样一个系统和Move,我们是有信心它是可以扩容,适配于任何吞吐量或存储要求的。然后你可以用Web2的方式进行操作,验证者可以是一个机器,也可以是一群机器。(如果你有更多需求,可以把他们分布在机器上)。你知道用户和公司是会有更大需求的,所以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们创建了Mysten Labs,想构建新一层的区块链。我们希望这个系统可以扩容,可以满足任何需求,而不会面临在费用、存储、吞吐上的瓶颈。

 

Mynft Team是的,其实Sui在中文就是代表水。你也谈了Libra的缺陷,以及为了能够在Libra快速支付系统上进行构建你们增加了TPS,以及你们希望解决支付或者说区块链的一些局限。你谈到的这些,比如支付,其实目前还是在一些中心化组织管理的。这就说到了我们的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困扰区块链领域多年,那就是不可能三角,如何平衡可拓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你如何理解这一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

Sam Blackshear: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要考虑各种权衡等等。我觉得其实有“第四个支点”可以考虑,那就是它的效用性(utility)。因为不管你要选择哪个,它都必须是有效的,要对协议、对开发者有效。如果最终你的解决办法是“没有效用的”,那么也许你解决了技术问题,但你没有解决商业问题。

我觉得首先,如果你需要效用,它必须考虑它的扩容性,当然也必须考虑安全性。当然也要考虑去中心化,但是不同的人对去中心化的定义不同。相比之下,如果你问别人安全性或可扩展性是什么样的,我认为这些问题会更绝对,或者说正确答案会更少,那这其实隐含了一点,就是其实会有更大的设计空间。

那么,关于Sui的话,说起去中心化其实有不同方面要考虑,你可以考虑验证者的数量,你可以考虑验证者内部的状态分布。你可能会考虑完整节点的数量,你可能会考虑运行验证器在成本方面的门槛、或者所需硬件方面的门槛,所有这些因素都很重要。

有时我们会为这些东西挑选精确定义。所以对我来说,如果我要在三难问题上有一些不同做法,如果我们如果想要有更多吞吐和存储量,就会需要更多的硬件资源。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如果你如果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你就会需要更多硬件。

很多人现在在协议层面上分片来分割状态,那我是不认可的。我们认为,区块链或区块链愿景的有用之处,你拥有世界上所有资产,比如所有智能合约,它们都处于一起,能够互交谈。你可以发送一个交易,它会涉及到所有交易。所有的金融相关组件都在一起,然后你只需要一个调动的功能,就能完成所有的东西。

你可以在不同资产、不同的智能合约和不同的用例之间增加摩擦。然后你基本上把问题交给了程序员和用户,让他们去解决这个问题,并找出如何弥合这个间隙。我认为区块链就是应该去消除摩擦。

Sui所做的事情就是,如果验证者需要承接更多吞吐,我就要求他们使用更多硬件、更多存储。但我们不会做出妥协,不会说让验证器所做的工作变得非常昂贵。不然的话,那么我认为最终会出现寡头垄断,验证者是网络上的两个巨头,没有人能够负担得起检查他们正在做的工作。

因此,我们正在做的一件事,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数据模型允许有一个替代方案,也就是非投票验证器节点,称为Sparse节点。它的工作和做验证器一样,只是不投票。

Sparse节点开始于一组基础数据,比如一些你关心的对象,一些你关心的地址,它可以重新进行和检查验证器的工作,只针对这些特定的路线。例如,如果你是一个钱包,你可以成为一个Sparse节点,然后只追踪特定的钱币,比如NFT,或者是专属于你自己的游戏物件。你可以重放所有的交易并检查验证者是否诚实。

如果你是运营游戏,你可以运行游戏服务器,了解验证者对你的游戏状态和你的玩家游戏状态所做的工作,但只关心自己的,不关心别人的。所以这个比运行一个全节点更好、更便宜。

因为考虑到存储和交易,如果是运行全节点,就会比较昂贵。但如果你只考虑网络的一部分,只考虑你自己的那部分,其实会很便宜。这都得益于Sui的数据模型,能够明确交易和你关注的对象之间的联系。那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能如何解决三难问题,当然你需要有更强劲的验证器,但这不意味着你应该在对验证器检查的第三方上进行妥协。所以虽然会对验证者有更高要求,但是因为Sparse节点的存在,还是可以保证他们的诚信的。

Mynft Team刚才真的是干货满满,大脑高速运转,所以你没有在区块链领域做分区或者分片这种时髦的东西,而是用Sui去按需做任务的分配,比如运行验证器节点等等,它是和你受到的奖励对等的,这样是能帮助我们解读抽象角度的。

你还谈到,你认为三难问题的方式就是一种权衡,而你认为要解决去中心化基本上是要进行权衡。这是你赞同的一种方式吗?因为在你的推特中,你谈到了区块链作为一种服务,可以供大公司使用。我可以理解,这是你认为的Sui进入Web2的方式吗?就是供大公司使用,但是不牺牲去中心化。

Sam Blackshear:是的,没错。我认为如果要挖掘当前加密货币领域以外的受众,你真的需要有超越当前区块链的可扩展性。所以这就是我们试图提供的东西。而且,Sui就是在去中心化和安全的重要路程上上扛起了火炬。

Sui十分关心用户用例,非常关心已经在区块链上存在的东西,比如DeFi是流动性引擎,驱动区块链上的很多价值,比如NFT对品牌和游戏搭建也很重要。比如现在也有很多加密货币的本地用例。所以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新旧的混合,我们认为我们将能够用更好的程序来做旧的东西,比如说更安全的程序,更低的费用。

我认为我们将能够拥有开发者经验、可扩展性、必要的上层建筑等,以便很好地进入web2和吸引主流和企业用例。所以我们真的很关心这两件事。我们需要旧的部分,它们也是有趣的事情,然后我们也需要新的东西能够受益于此。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二者选一,我认为你真的需要两者结合来使这件事成功。

 

Mynft Team有趣的一点是Sui宣称说成为下一代Layer1。那么和其他的L1公链比如以太坊、Avalanche相比,你觉得你们的独特之处或者说优势在哪?

Sam Blackshear:我觉得这都是不同的项目。我们的一个不同就是我们有一个数据模型,能够反映交易的和最后结果。这使得交易和它所做的事情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你甚至不用运行交易就可以看到它。这使得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事务之间的关系,也使得我们很容易分辨出,比如当你看一个对象的时候,谁是最后一个接触的交易。或者如果你看交易者,你想看相关的事务,它要操作的对象是什么,它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这是我们在可扩展性方面取得所有进展的基础,然后也体现在可用性方面。

如果你看一下传统的区块链架构,它有很多顺序性的模型,这使得扩展非常困难。首先,有一堆交易进来,你的计算机开始在这些交易上工作,当然是基于全局共识上。我们要把他们全部排序,然后执行交易,而且许多系统在是需要按顺序进行的,即使他们之间可能没有关系。你就是需要按顺序进行交易,因为这是最简单和最明显的正确做法。

还有一个瓶颈。这些交易最终会有一个结果,需要被写回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以树状的形式存在的,在那里显示有你的账户、余额、用户账户和其他信息,存在于根部,然后你必须把这些变化一直更新到顶部,形成一个新的树,随着状态越来越大,这个树越来越大。当这个东西变得太大,无法装入内存时,就很难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运行了。

所以基本上你有这些不同的、大的、连续性上的瓶颈,然后这就使得区块链的吞吐量和存储量很难扩展。我们正在试图尽可能地消除或减轻这些顺序性瓶颈。

因此,就共识部分而言,因为我们可以只看交易就知道是否需要共识,所以有时可以直接跳过共识,使用更快的支付方式来做交易,如代币转移或NFT铸造。

那如果需要下订单,我们就用Narwhal,它分离了顺序性的部分,比如实际计算、交易传播中的排序,确保验证者对交易达成共识。这给你一个很大的速度提升,因为你可以并行地做一些共识的部分。

在执行方面,当你知道这些关系时,当你知道哪些交易将被触及时,你就很容易能够想出最有效执行事务的时间表,所以你可以在工作负载上进行最大并行。最后,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交易的情况,我们就不需要一个大的全局状态的概念,我们可以给交易进行认证的信用升级,而不需要对数据结构进行计算。

因此,我们在顺序性瓶颈上进行工作,这一瓶颈是导致很多使商业区块链难以扩展的原因。然后,我们要么尝试快速支付来绕过这些问题,或则完全摆脱它们,或者寻找方法找到平行操作的方案。我想这是我们现在可能的独特之处。

这并不是说没有其他系统在做类似的事情,比如现在很多区块链在探索并行执行类似的事情,使用类似的的技术,也用梅克尔树这样一个结构。

但我认为我们真的做到了结合。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数据模型,能够让我们有我们更多的后期优化。我想说的另一件事是,我也比别人更早地接触到这些事情。

现在很多扩展策略,都是放弃智能合约和资产的组合性,把东西放到多个分片中。基本上要牺牲用户体验和开发者体验来实现扩展,所以我认为在这一点我们是不同的。

我们致力于维护开发者和用户体验,把所有资产和智能合约放在同一个地方。消除摩擦,这是区块链的价值所在。然后我们有一个可扩展的架构,而不需要进行一些取舍和妥协。

 

Mynft Team能够甚至在执行前就看到交易,这一点是真的很重要,然后你也提了并行的想法,这是非常有趣和非常重要的。

但是我们已经谈了这么多关于技术问题,也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谈一下生态系统以及应用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谈到生态系统的发展,智能合约的智能语言与各种应用都非常重要,比如最近也是有Defi之夏和最近的NFT热潮。所以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认为什么类型的应用在总体上是最有前途的,特别是有希望建立在Sui上。你打算如何在未来对这些dapp进行投资?

Sam Blackshear:我认为你提到的一些用例就很有趣。我们和从事游戏工作的人交谈,了解到他们有很多创造性的想法,比如如何使用区块链,如何使游戏更加吸引人,如何将部分游戏经济转移到链上。

还有就是与品牌进行合作,在游戏之间建立有趣的关系,这样人们的游戏体验就不会只局限于某一个游戏。这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事情。

我们也非常关心创作者的货币化,这可以通过NFT,可以通过小额支付,或者任何与金融有关的东西。

我们也非常关心传统金融,关心如何开展与Defi的联系。基本上我们认为我们是在建立基础层。我们会和那些对此感兴趣、有伟大的想法的加密货币和区块链使用者交谈,他们在使用其他系统时遇到了瓶颈,而我们帮他们搞清楚是否Sui能够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投资。我们与伙伴合作、给予资助,帮助人们开发,与他们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如何最好地使用区块链或如何使用像Sui这样的平台。希望最终可以获得答案,做一些普遍和实用的东西,帮助大家做一些非投机性和普遍有趣的事情。

 

Mynft Team你谈到了是游戏和GameFi。游戏需要可组合性,因为他们希望游戏中的资产可以在不同的游戏中迁移,用户希望拥有资产,可以自主控制,能够在不同的平台上迁移。这一点也是Sui看重的一点,它也是架构设计的一部分。

刚才也谈了你们希望自己的定位是基础层,那么一个相关问题是,你们如何考虑与其他的链进行桥接?考虑到想要利用现有web3原生加密的一些东西,你如何通过一些“桥梁”把这些应用的用户带到你的生态系统上去呢?

Sam Blackshear:是的,我们认为这很关键。现在有很多的流动性以及一些在其他区块链中表现有趣的代币、有趣的nft,所以我们希望人们能够把这些带过来。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好的应用生态系统,来吸引人们。

比如说你可以添加新的功能或利用sui的功能,甚至是费用更低,更安全等等。我们之后将推出两个不同的桥梁。我们会用更多时间,来思考如何和现有的区块链和生态体系进行连接。

 

Mynft Team谈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区块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所以可以告诉我们,你想建立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以及你将如何建立它?你们将如何支持生态系统的建设者?会有什么样具体的支持和拨款?对开发者,你会有什么样的支持?特别是来自亚洲的开发者,如果他们看到了这个方向的前景,想加入其中,该怎么做?

Sam Blackshear:是的,所以我们想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来推动加密货币用例的界限,以及你能做的事情的界限。我们想留下原本的的东西,想让它变得更好,我们想有创造力,想出新的做事方法,做出让人大吃一惊的事情,这是我们的愿景。

因为我们自己不是专门的开发者,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我认为,像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在支持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支持是鼓励他们(开发人员),帮助他们看到更多可能性。当然,正如你所提到的,补助金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形式。

我们希望能形成社群,这样,人们可以讨论、制定标准、分享代码和想法。这也是我们在特别支持亚洲华人开发者方面想要做的另一种事情。关于对亚洲开发者的支持,我们认为资助项目也是很好的一种支持。在区块链领域我们和韩国、中国都有很深的联系。

对于问题的最后一部分,大家参与的最佳方式是什么?他们应该参加各种对话、问问题、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学习文档,开始学习如何编程、移动和构建应用程序。在此基础上,也可以了解Sui的工作细节,并使之与众不同。然后也可以到Github上,看看发生了什么,看看能不能做出一些贡献。我认为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兴趣点,你想如何做出贡献,以及我们能如何帮助你。但我认为这些都是作为开发者参与的一些最佳方式。

 

Mynft Team作为开发人员,学习Move会不会很难?你也说到Move有从Rust进行借鉴,能不能说说两者的不同?过往的开发经验会不会给在Sui上进行构建带来一些帮助?

Sam Blackshear:我认为学习写智能合约是很难的。但我觉得Move是使这件事情简单化了。我认为智能合约从根本上与传统的编程非常不同,基本上像它是一个非常狭窄的任务集,比如说是你有一些资产,你想转移它们,你想更新,你想做一些追踪等。你是不会用智能合约语言来写一个编译器、操作系统、一个网络或移动应用程序的,

所以这是非常狭窄的需求,同时,用稀缺性来编程,这不是传统语言做的事情,所以这将是一个有点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来自传统语言背景的人来说。所以,我们用Move就是希望它把事情简化,使人们能快速上手适用。

Solidity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背景。因为它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地解决很多表现和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发现,那些会使用这个语言的人,在使用Move时感觉上手很快,因为这就是为他们设计的,可以用来完成他们一直用Solidity做的事情,而且是以一种更直观、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式。我们从合作伙伴那里听到的一些反馈是。如果给他们一些指导,只需要四或五天,他们很快就能上手。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理想背景。

其次,我觉得会Rust也是一个好的背景。Rust和Move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所谓的borrow checker,对安全进行分析。如果你已经会Rust,我觉得你进行过渡会比较容易。因为你必须选择一些东西作为你的语言语法,我们的语法和Rust也类似,所以如果你习惯于阅读Rust,这将对你非常熟悉。

但是和Russ相比,Move是更小、更简单的语言。比如Russ中有些东西是很难用的,比如引用的寿命,但是在Move 你就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认为,有这些背景的人会更好上手。但我们也想让那些没有web背景、不知道Solidity、Rust的人也能使用。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找编译器来指导你做正确的事情,编写有效安全的代码。然后结合大量的例子和文件学习,不断地读这些跳出来的错误信息。

如果有人想学习Move,但是不知道怎么做。那就试着写代码,不断地阅读和编译,这是一个有效的语言教学方式,适用于大众。

 

Q& A 环节

 

Q:Move是一种比较难的语言,我们的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它的返回和搜索功能有点简单,目前在相应的内容信息比如如行号和功能上也比较简单,有些功能也不进行支持。Move在未来会有相关的更新吗?

A: 是的,未来肯定会有一些更新。比如如果你做了某个测试,你会得到一个完整的跟踪结果,以了解失败发生的地方,比如包括源信息等。然后你也说一些基础功能比较简单,当然我们也会做出改进。但总的来说,我们花了前三年的时间在基础语言的设计上进行努力,因为这是我们未来不能改变的部分。一旦有智能合约发布,这个地方就不能再改动了,错误也会永远留在那里。因此,我们真的很努力地要把它做好。

这都需要专注的时间,需要反馈,所以我觉得你可以期待更多改进,因为我们得到了反馈,就会看到最大的痛点是什么,并弄清楚我们应该优先考虑什么,想清楚如何改进工具和语言。

 

Q:因为我们知道不同生态系统的代币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功能,所以想了解你的代币标准如何?

A:因为我们知道有ERC20和ERC721这样的标准,会对同质化和非同质化代币进行一些规范。比如说会规定铸币的标准、供应量、如何转移、如何分割等。

对于NFT,它已经是存在标准的。从一个角度来看,NFT就像一个元数据,每一个NFT都可以被转移,如果你想要有限制性的转让政策,也是可以的。这些功能对Sui来说都是原生的,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那么我觉得问题就在于,除了我们已有的标准,还有什么东西是需要被标准化的?

我觉得答案就多了去了。比如说显示NFT,或者是显示像探索者这样东西的方式?而我们的方式就是,对某些名称和类型字段进行标准化。比如说一个命名的URL或图像,那给你展示我的URL的时候,我不仅给你展示文字,还可以给你渲染图像。

我们做了一些类似这样的标准化尝试。我们希望为NFT和其他类似的东西构建区块,使人们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混合和匹配。而不是只有唯一的标准会定义这些事情,或者说创作者必须迎合租赁公司和运营商的要求等等。

所以我们在努力弄清哪些标准化的区块构建是有意义的,以及如何结合。这是一个高层次的角度。当然大家也说我们可能也会创建一个类似NFT的标准。具体的例子比如说在Sui上,会有以太坊风格的说唱者,或者网飞风格的说唱者等等。

所有这些想法都会在未来实现。我认为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做这件事,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我认为未来的很多进展将由人们想要什么、想创造什么决定。

 

Q: 我们是否有工具链(tool chain)?开发者有没有可能使用这种工具链,去实现Move,做编译,让它和智能合约集成,并且能够同时在Aptos或Sui上运行。现在有可能吗,来打算做到吗?

A:目前没有工具链。它其实都和Move相关,所以迁移的负担是相当低的。比如说,如果你看一些其实网上有很多库,里面的很多项目都是建立在同时Aptos和Sui上的。

你去GitHub搜索Pentagon,可以看到相关资料,其实是有很多案例的。他们维护一套直接访问的目录,看起来非常相似。我认为他们之间的自动翻译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能的。尤其是如果你了解Move,并且你用的也是同一个编译器。当然而在其他情况下,我们是有很多的差异,比如扩容、运作等等,这些点可能是不兼容的。

 

Q:你觉得哪些叙事或者领域是你们会比较关注、给更多优先级的?因为目前整个生态其实挺丰富的,市场上也是各种东西都有,所以未来你们的关注点会如何?比如会关注哪些项目?

A:刚才我讲的其实都比较感兴趣,比如游戏业、创作者的货币化、传统的web3金融等等。我是很期待看到这些东西的,但是更多的其实关注的不是技术,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只能存于区块链上,这个东西如何反映了创始人的理念等等,这个是我更关注的。

 

Q:关于“Sui”这个名字听起来读音好像怪怪的,有点难受,给人有点消极的感觉。有可能说我们之后改名或者说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呢?

A:其实我刚才回答过了。因为Sui代表水,不断流动、充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你的生活很重要,所以这是为什么我们选了这个名字。我们也不太可能进行改动,因为这个名字背后有很多含义,然后我们的创始人其实对这个名字也比较热衷。你要知道找一个全球流行的名字其实不太容易,大家会有不同的解读,然后我们尽可能地找了一个这样的名字,代表水,当然这个名字可能在其他方面也会有不足。

 

Q:我注意到Move最近有一个收集活动,哪些方面是你会比较感兴趣的?比如哪些功能或者方面等等你是希望加入/收集的?

A:我觉得这些东西之后会进入到Sui的库中,或者其他库、活动中。比如布隆过滤器这个数据结构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构。或者谈到功能的话,比如你想在不处理大量数据的情况下检查会员身份,这个功能就很有用。我们也有一个内置的地图,我认为这是相当有用的。我觉得是有很多好的数据结构可以去看的,然后去看看人们的基础需求是什么,比如把链下数据放到链上,写代码、解码等等。

 

Q:Sui采用了非常新颖的方法,以优先考虑可扩展性。这样一来,简单的交易就可以实现近乎即时的最终性。我很好奇你会如何描述交易顺序,特别是考虑到能帮我们将重点缩小到金融市场。比如,交易订单是如何确定的?在传统的区块链上,是拍卖的形式,或者是先入先出的形式。我想知道你是如何在高层次上描述这一点的,如何确定交易排序,尤其是考虑到分片、可扩展性和并行的一些问题。

A:这其实就是考虑当交易之间需要排序时,你如何决定哪一个被下单?如何确定先处理哪些交易?我们试图在做的是一些非常有趣新颖的东西,我们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基于对象的自由市场。

因为正常在平台上是有一个统一的价格的,比如说有一个火爆的NFT,这个价值很高,大家都去抢。那即使你很聪明,能够平行地进行操作,因为根本上这件事情是有顺序的,所以费用最终对每个人都会上升。

我们Sui想做的事情就是,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该应用程序的费用将上升,但是其他不相关的应用费用不会上升。

这意味着我们在协议内部有一种方法来量化这样共享对象的难度,看它过去在区块中被碰过多少次,然后我们会将其纳入海量优先级机制,如果有很多人在碰这个东西,我们会要求相对较高的费用,这样我们就能确保所有的交易不会受到这个火爆交易的影响。如果你接触的是其他共享对象,比如只是做代币转移,你的这些费用将不受影响。

所以我们不会有一个全球统一的价格,这个费用基本上取决于你在系统中创造了多少竞争,以及你会在多大程度上减缓我们的交易。

我们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公开这个想法。我们真的很兴奋,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对交易进行优先排序,而且你不会在每个问题上都受到影响。如果你直接与一个对象互动,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一个接触这个对象的“邻居”。还有就是它对验证者来说将是非常好的,可以确保他们能够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尽可能地收集费用。

ChainCatcher reminds readers to view blockchain rationally, enhance risk awareness, and be cautious of various virtual token issuances and speculations. All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solely market information or related party opinion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form of investment advice. If you find sensitive information in the content, please click "Report", and we will handle it promptly.
ChainCatcher Building the Web3 world with innov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