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n Labs:Facebook出身的 Web3 基礎設施供應商
作者:Crescent
來源:律動研究院
近日,先有 Jack Dorsey 表示 Web3 產品不屬於用戶,而屬於背後 VC,意在指明 a16z 等在 Web3 項目的投資上取得的巨額回報,後有馬斯克「沒找到 Web3」的嘲諷,引得眾人圍觀留言。甚至有人發起投票,討論 Web3 到底是騙局還是未來。
Web3 當然是未來。但凡有新鮮事物的出現,必定伴有爭議隨形,就像是 Web2 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互聯網的技術日新月異,隨著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它的影響才會慢慢被人所知。但是現在的 Web3 也是剛剛開始揚帆起航,自身並不完善,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其一是可擴展性:
Web3 是去中心化的,用戶交互時需要由礦工在鏈上處理並在整個網絡中傳播,現有鏈普遍存在低吞吐量和高延遲的問題,這就導致了交易進度較慢。再加上有限的容量和用戶的較高需求結合起來使 gas 費用愈加高昂,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現有應用程序的可訪問性。一個月前,三箭資本創始人 Su Zhu 表示儘管過去支持以太坊,但現在已經放棄了它。主要原因還是 gas 費問題,在以太坊生態繁榮的背後,其準入門檻也越來越高,如他而言:新人已經用不起以太坊了。
簡而言之,效率低下,費用又高,其他需要大量鏈上計算或存儲的項目在現有的基礎設施上構建根本不切實際。以後需要在 Web3 大規模建設高要求項之時,對基礎設施的性能要求定會遠超當前。
其二是可編程性:
當今的智能合約語言不是跨平台的,用戶與 Web3 應用程序互動需要學習許多額外的知識、繁複的步驟、了解不同的軟件。這大大降低了互操作性,且無法形成跨平台社區。智能合約語言的開發仍處於早期研究階段,目前的智能合約語言還不夠安全,我們也常能看到因為合約漏洞導致經濟損失的新聞報導。律動 12 月 3 日曾報導,以太坊鏈上發生過 108 起攻擊事件,BSC 鏈上發生過 45 起攻擊事件,目前以太坊 DeFi 項目因黑客攻擊造成的損失已超過 29.3 億美元,BSC DeFi 項目也因黑客攻擊而損失超 6.5 億美元。
不僅如此,該項目還認為現有加密基礎設施的根本限制阻礙了 Web3 的廣泛採用,現有語言是數字資產主流採用和可訪問智能合約開發的嚴重障礙。
一、解決辦法
隨著 Web3 的逐步邁進,項目開發者不斷開發有創造性的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這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對 Web3 基礎設施的使用。為解決上述 Web3 目前的局限性,Mysten 開發了一些項目。項目以兩種方式啟動:第一,通過與集成 Mysten 技術的現有網絡進行合作,第二,通過基於 Mysten 設計的組件平台進行啟動。
該團隊推出的第一個產品是 Narwhal,一個高性能內存池(mempool,也稱交易池),針對解決上述可擴展性問題。Narwhal 正在開發中,其主要特點之一是可以與任何 BFT 共識協議集成。通過這個可高度擴展的系統,用戶就可大規模使用加密資產,且該項目還研發了一套密鑰丟失保護協議,可以使用戶更好的自我保管資產。
推出的第二個項目是 Move 編程語言,被許多人稱之為 Libra 中的技術亮點。官方表示,Web3 需要一種安全的、跨平台的通用語言,使開發人員能夠無縫共享合同、工具和專業知識。該語言的設計主要針對智能合約語言的可編程性問題,可降低漏洞利用風險並降低審計成本。
Mysten Labs 目前正在與兩個合作夥伴 Celo 和 Sommelier 合作,之後會將 Narwhal 與 Move 編程語言部署在其網絡上。據其說明,這會使開源支付網絡 Celo 可以在全球網絡延遲的情況下實現超過 14 萬 TPS 的吞吐量。且 Mysten 將為 Celo 增加 KELP 密鑰恢復協議,讓 Celo 用戶自己輕鬆保管資產,減少丟失密鑰的風險。Sommelier 通過與本項目的合作,可能使其交易處理速度提高到每秒 100,000 筆交易 (TPS),融合 Move 語言則可將智能合約功能帶入 Cosmos 生態系統。
除了以上兩個項目,Mysten 對於 NFT 平台也有涉及。大多數有關 Metaverse 的話題都在討論 AR、VR 和其他與虛擬世界互動技術帶來的用戶體驗上,Mysten 與之不同,它研究側重點在於 Metaverse 中 NFT 的所有權和可編程性模型等問題。目前 NFT 存在的問題在於其早期使用是擬物化的,現在許多產品只是將所有權的概念添加到像圖像這樣相當靜態的數字對象中。比如我們熟知的 CryptoPunks、Bored Ape Yacht Club 等。即使是許多有創造性的 NFT 也往往不能拿到設計它們的世界之外,用戶最多從遊戲中取出 NFT 來售賣它,僅此而已。
基於以上問題,Mysten Labs 計劃將在 2022 年推出一個「下一代 Metaverse 的 NFT 平台」,讓用戶在不犧牲功能的情況下,更容易的在不同的虛擬環境中移動資產。該平台的基礎是一個開放網絡,同樣運用 Move 語言,提高了可編程性,據說交易速度很快,支持每秒數十萬筆交易。官方希望通過推出此平台,解除當今平台的技術限制,讓任何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與自己的 NFT 產生互動,有點類似展示 NFT,但是與之相比更有體驗感。
二、項目背景
Mysten Labs 成立於 2021 年 9 月,這家初創公司由四位前 Facebook(現在的 Meta)加密部門的資深工程師創立。
其中包括曾任 Facebook 的 Novi 金融產品部門研發總監的 Evan Cheng,此前也在蘋果工作過 10 年,現任於 Mysten 的 CEO 職位。其他三位核心成員分別是在 Novi Research(Meta 旗下高級加密研發團隊)曾一起工作的 Sam Blackshear、Adeniyi Abiodun 和 George Danezis。
該團隊技術能力很強,曾在 Facebook 時,就專注於 Diem 區塊鏈、Move 編程語言、高性能共識和執行技術以及償付能力的加密證明的研究。
近期不少前 Facebook 成員轉戰加密領域,還有些人加入到了知名投資機構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a16z 近期對 Web3 基礎設施的投資也頗為重視,一些主要的生態系統建設者通過與 Mysten 合作,對自身的網絡加以逐步改進,它的技術可以使許多其他 Web3 公司從中受益。a16z 認為此項目回對自身投資的其他項目有一定的幫助,遂領投 Mysten,再加上 Coinbase Ventures、Redpoint、Lightspeed 等機構的參投,Mysten Labs 共完成了 36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