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鏈DEX巡禮:Zenlink如何聚合波卡生態內的流動性

鏈茶館
2022-04-30 00:16:50
收藏
Zenlink的定位則更像是服務於整個Polkadot生態,鼓勵每條鏈有自己的主流資產和流動性池。

作者:echo_z,鏈茶館

在區塊鏈的多鏈格局下,DEX如何捕獲多條鏈的資金量,是個長久的話題。DEX也都各顯神通,發展出多種不同模式,目前的跨鏈DEX,歸納起來大體有三類:

1)依靠各條成熟公鏈,捕獲單鏈內大量資金,如Sushiswap部署在多條單鏈上;

2)專注於捕獲跨鏈資金,滿足用戶跨鏈交易資產的需求,如Thorchain支持BTC/ETH/DOGE等多種頭部原生資產的跨鏈交易,但由於依賴中間資產RUNE,安全系數較低,已受到過多次黑客攻擊;又如近期的現象級產品Stargate,採取了輕客戶端和中繼器的設計,安全系數更高,但目前僅支持穩定幣跨鏈交易;

3)專注於捕獲某個多鏈生態內的資金,而這其中又分為兩類:

一類是通過「跨鏈轉帳+單鏈DEX」的功能組合來捕獲資金,如Cosmos生態的Osmosis。在這一場景下,資產其實都匯聚到了單鏈上,只是由於生態內跨鏈轉帳相對便捷,因此能夠做到在一個產品界面內就集成橋+DEX的功能,用戶體驗並不差。

另一類則是本文主角Zenlink採用的方式:在波卡生態內的多個平行鏈上部署DEX協議,保持各條鏈上流動性池的獨立;而在用戶交易資產時,自動在所有鏈中尋找價格最優的流動性池,跨鏈完成交易後再返回原鏈。如果說Polkadot類似ETH這樣的公鏈基礎設施,Polkadot上的各條公鏈TVL則類似ETH上各個DEX的TVL,那麼Zenlink之於Polkadot就好比1inch之於ETH

在Zenlink的遠期願景中,最終也將會實現A鏈資產a直接跨鏈兌換為B鏈資產b,類似於Polkadot生態內「Stargate+1inch」的功能組合。

此前鏈茶館已經發布過對於Stargate和Osmosis的研究,本文將對Zenlink做深度調研,以期呈現更完整的跨鏈DEX行業圖景。

一:產品機制

1.1 跨鏈DEX的本質:智能路由聚合多鏈流動性

Zenlink實現跨鏈DEX的核心,是三個功能模塊:Polkadot生態內跨鏈轉帳、多個單鏈上的DEX、多鏈間的智能路由。前兩者已經實現,而智能路由還未上線。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智能路由上線後,Zenlink才能說是真正聚合了流動性。目前已實現的功為:先通過跨鏈轉帳,將流動性聚集在單鏈內,之後在單鏈內進行資產交易。跨鏈轉帳和單鏈DEX的邏輯很好理解,都在官網的「Swap」界面內實現。

跨鏈轉帳通過「Swap」界面內「X-Transfer」下的「Cross-chain」來實現,目前支持Moonriver/Bifrost/Kusama/Karuka/Kintsugi/Statemine這幾條鏈內的資產轉帳。需要注意的是,跨鏈轉帳依賴於平行鏈之間的通道開設,而這取決於XCM的部署,目前XCM僅僅部署在了Kusama上,因此X-Transfer支持的都是Kusama平行鏈之間的轉帳。

image

Zenlink跨鏈轉帳功能界面

「X-Transfer」下的另一個功能「Transfer」是用來支持Bifrost鏈內資產在不同地址間的轉移,設立這一功能是為了彌補Polkadot.js錢包功能的不足,和跨鏈無關。不過對初次使用者來說,同一界面下並列兩種功能會有一些令人困惑。

而在「Swap」界面內選擇「Swap」功能,就是一個常規的DEX界面。由於DEX功能部署在了Moonbeam/Moonriver/Bifrost三條鏈上,因此交易時可以選擇三條鏈的資產(右圖)。讀者也許會注意到,這其中還有個「Limit」功能,這是類似中心化交易所的限價單功能,也是Zenlink的一個功能創新,目前仍在測試中。

image

Zenlink DEX功能界面

跨鏈轉帳+單鏈DEX的功能組合,使得Zenlink很類似Cosmos生態的Osmosis,但其區別在於:Osmosis是單鏈部署,只部署在Osmosis鏈上,而Zenlink則部署在了多條平行鏈上。

Zenlink目前是Polkadot生態內唯一實現了上述功能的DAPP。其他的競爭對手,如Astar網絡上的Arthswap、Moonbeam網絡上的Stellaswap,雖然前端也集成了跨鏈轉帳,但需要通過第三方轉帳功能來實現,本質上只是個單鏈DEX。

在這樣的功能組合下,流動性自然是分散在各條鏈上的。在官網的「Staking」界面,可以看到不同鏈上,同是ZLK單幣池,TVL和APR都是獨立的。

image

Zenlink的「Staking」界面

流動性分散會使得交易深度淺,傷害用戶體驗,那麼如何聚合分散的流動性呢?關鍵是通過未來的「智能路由」功能,簡單來說即在所有鏈的流動性池中尋找最優價格的路徑,過程中可能會將一筆交易拆分成多條鏈上的多筆交易進行,完成後再將資產轉移回用戶最初交易的鏈上。整個過程有些類似1inch在單鏈內的各個DEX上尋找最優路徑來進行交易,但區別在於,1inch會借用其他「DEX」的流動性池,而Zenlink只會借用其他「鏈」上Zenlink DEX的流動性池。

智能路由的功能暫未上線,我們目前只能從白皮書中看到其設計,示意圖如下:

image

來源:https://wiki.zenlink.pro/zenlink-dex-dapp/aggregator

Zenlink的智能路由設計,使之在「跨鏈DEX」的光譜中,成為一種獨特的模式:不像Osmosis/Arthswap/Stellaswap那樣將流動性聚集在同一條鏈的池子內,而是維持流動性在各條鏈上的獨立性,通過在各條鏈間尋找最優路徑來實現「按需跨鏈」

Osmosis/Arthswap/Stellaswap本質上都是單鏈DEX,由於將大量流動性吸引到了單鏈上,形成了較好的流動深度;但是,單鏈TVL的集中,必定會犧牲生態內其他平行鏈的TVL。在Cosmos生態內,除了Terra由於資本支撐且引入了Cosmos外部資產、而有高TVL的DEX之外,Osmosis作為DEX可以說是一家獨大。

Zenlink的定位則更像是服務於整個Polkadot生態,鼓勵每條鏈有自己的主流資產和流動性池。當平行鏈互相爭奪TV、沒有像Cosmos那樣出現頭部集中的贏家時,Zenlink的價值反倒會凸顯,因為沒有一條鏈會拒絕Zenlink,而Zenlink又能自動為用戶尋找價格最優的鏈。當然即便如此,Zenlink仍然會面臨各條鏈上獨立DEX的競爭。

此外,智能路由上線的最初場景仍然是同一條鏈上的資產交易。Zenlink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實現真正的跨鏈交易,即A鏈資產a直接兌換為B鏈資產b,這一進程將取決於平行鏈和XCM的運用情況。屆時的流動性將如何處理,是像Stargate那樣統一在源鏈上、按需分配到各條目標鏈上,還是直接創建源鏈到目標鏈的獨立流動性池,將會是另一個問題。

1.2 混合AMM:滿足多種價格曲線

在Zenlink的設計中,將會採用Standard和Stable兩種模式的AMM算法。Standard採用Uniswap的V2模式,適合價值不同的資產對;Stable採用Curve模式,適合穩定幣資產對。

目前已上線的流動性池都採用了Standard模式,很快會上線Stable模式。團隊在今年4月發布的Medium中宣布,即將在Moonbeam上推出anyUSDT+anyUSDC+FRAX+UST組成的穩定幣四池,隨後將在Moonriver上線其他穩定幣池。

同時,Zenlink也提供了Bootstrap功能,讓項目方能夠以交易低成本實現最初的流動性池,並完成價格發現。

image

Zenlink的「Bootstrap」界面

二:通證經濟

Zenlink代幣總量上限1億枚,由於團隊設置了回購機制,因此ZLK整體輕通縮。

2.1 代幣作用

ZLK代幣的主要作用為激勵和治理。

Zenlink沒有將ZLK作為交易手續費,而是採用交易的源代幣作為手續費幣種,如將BUSD兌換成USDC時,會收取BUSD作為手續費。交易手續費為每筆的0.3%,其中50%分配給LP質押者、30%不定期分配給活躍用戶、10%作為交易挖礦獎勵、其餘10%用作保留資金。

ZLK的激勵作用體現在質押LP挖礦和交易挖礦這兩個功能上。

其中,質押LP挖礦和其他DEX沒有太大區別,根據每個池子的深度決定其分配的ZLK代幣獎勵數量,再根據用戶的持有份額分配獎勵。這部分獎勵來自於ZLK總量的25%,以及交易手續費的50%。

如前所述,每條鏈上的流動性獨立,需要用戶先選擇在哪條鏈上提供流動性。

image

Zenlink的質押挖礦界面

交易挖礦則根據用戶的交易量來分配獎勵,用戶不需要承擔提供LP的無常損失風險就可以獲得收益。這部分獎勵來自於ZLK總量的15%,以及交易手續費的10%。

image

Zenlink的交易挖礦界面

除此之外,ZLK也將作為治理代幣,允許持有者投票決定Zenlink的產品功能,但這部分暫未上線。

2.2 代幣分布

ZLK的代幣分布如下圖所示,50%分配給社區激勵,26%分配給早期投資者,20%分配給團隊,另外4%分配給Zenlink基金會。

社區激勵部分中,50%(即總量25%)作為質押LP挖礦激勵,30%(即總量15%)作為交易挖礦激勵,其餘分別為DAO資金庫和社區留存,用於未來的宣傳、項目撥款、給社區貢獻者的獎勵等。

image

來源:https://wiki.zenlink.pro/resources/tokenomics

代幣將在36個月後釋放完畢,在第6、第15、第21個月分別有降速拐點。

image

來源:https://wiki.zenlink.pro/resources/tokenomics

這些代幣中,~40%發布在Kusama,~60%發布在Polkadot,分別刺激兩個生態。

此外,團隊會在每季度回購部分ZLK並銷毀,造成輕微通縮。購買資金目前主要來源於交易手續費。目前為止,合計回購了~70萬枚ZLK,占總量的0.7%。

image

來源:https://dex.zenlink.pro/#/zlk/overview

當前合計流通ZLK約2千萬枚,占總量的~20%,在未來~30個月內將會釋放餘下的~80%,估計會帶來一部分幣價下跌的壓力。

image

來源:https://dex.zenlink.pro/#/zlk/overview

三:運營現狀

Zenlink在21年11月上線,TVL最高達到1億美金左右,近期在4,000萬美元左右,FDV在4,500萬美元左右。

image

來源:Defi Llama

Polkadot生態內頗有多鏈同質化競爭的態勢,Zenlink作為生態內唯一的多鏈DEX,雖然定位獨特,但不免面臨其他單鏈DEX的競爭。Astar網絡上的Arthswap在今年2月上線,目前TVL在1.5億美元左右;Moonbeam網絡上的Stellaswap在今年1月上線,目前TVL在6,000萬美元左右,二者在TVL上都領先Zenlink。

TVL不及競品,可能最大的原因正是由於DEX部署在了Moonbeam/Moonriver/Bifrost三條鏈上,導致流動性較分散。Zenlink上只有兩個流動性池的TVL超過了400萬,分別是Moonbeam上的madDAI/madUSDC池和Moonriver上的MOVR/xcKSM池。多鏈策略天然導致流動性割裂,對於短期競爭來說是一個不利因素。對比Arthswap和Stellaswap,頭部的穩定幣池分別達到了4,000萬和1,000萬美元的TVL。

image

左為Arthswap,右為Stellaswap

在Zenlink的規劃內,有兩個改變值得關注。

其一,Zenlink未來將上線Astar和Acala。多鏈部署是既定路線,其未來發展也會取決於Polkadot生態本身的發展。如果多鏈齊頭並進,Zenlink大概率會受益於這一格局,因為多條鏈上可能會有重複的資產對(如穩定幣這種高頻使用的資產對),鏈間智能路由也更有了用武之地。

當然,Zenlink仍然面臨各條單鏈上DEX的競爭。Zenlink畢竟不同於1inch,並不是聚合所有其他DEX的流動性,而只能聚合Zenlink DEX在不同鏈上的流動性,因此Zenlink仍然有必要做深DEX內流動性。

也因此,第二個變化也尤為重要:Zenlink上線4pool穩定池對後,會減少一部分現有的流動性池,做深單個流動性池,來優化交易價格和用戶體驗。如果單鏈DEX(如Arthswap)吸走了Polkadot生態內大部分穩定幣的流動性,有可能導致用戶寧願進行額外的跨鏈步驟,將資產都先跨到Astar網絡上,交易後再跨回其他網絡,Zenlink和其他鏈所有DEX的價值都會受到衝擊。因此無論如何,Zenlink做深DEX內單池的流動性都是必要策略。

四:團隊及融資

Zenlink團隊主要在中國和新加坡,核心成員來自於imToken。創始人郭濤於2016年底進入區塊鏈行業,最早從事產品相關工作,2017年9月進入imToken,在Tokenlon DEX業務線做市場和運營方面的工作,2020年創立Zenlink。

2020年9月,Zenlink獲得11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Hashkey、Continue Capital、IOSG Ventures、D1 Ventures和Youbi Capital領投。2021年7月,Zenlink完成A輪融資,由Alameda Research領投,IOSG Ventures、Hashkey、OKEx Blockdream Ventures、Hypersphere Ventures、SNZ Holding、SevenX Ventures、DFG、TRG Capital、PAKA參投,融資額度未公布。

五:優勢及風險

鏈茶館總結Zenlink的優勢包括為:定位獨特,是Polkadot生態內唯一的多鏈DEX,當多鏈共同繁榮、且Zenlink在各條鏈上都有深度較好的流動性時,其多鏈價值將會凸顯,用戶無需進行跨鏈操作就可以享受跨鏈流動性。

Zenlink當前面臨的挑戰主要為:多鏈部署導致早期流動性分散,在深度上不及其他單鏈DEX,運營策略上需要取捨,集中做出有足夠深度的流動性池。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