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風險、不確定性與長期機會
來源文章:話李話外
就當前的市場階段來說,人們似乎關注的只剩下了宏觀的經濟形勢,雖然從鏈上數據來看,穩定幣的供應量在持續地增長,但資金的觀望情緒似乎更多一些,因為目前還存著很多的不確定。
記得在上個月的一篇文章(3月26日)中,我們曾從投資的角度談論過市場的不確定與機會,接下來,我們繼續針對這個話題通過宏觀的角度簡單聊聊。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從 1971 年開始,尼克松總統終結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由原來的向全世界瘋狂輸出美元改為了從其他國家抽走美元,全球貨幣體系由此進入了浮動匯率時代。
接著,美國通過當時的貿易逆差開始為其他國家(日本、德國、中國等)創造出口需求機會,之所以美國能夠這麼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美元已經成為了主導地位的世界貨幣。
這也就是為什麼其他的國家都非常害怕出現貿易逆差,而美國恰恰相反,因為美國只要不斷地印錢(美元)、不斷地去給其他國家創造出口需求即可。
舉個具體的簡單例子,比如小日本的商人將海鮮商品出口給美國,美國用印的美元買過來,小日本賺了美元後,可以繼續用美元去投資國美國債等資產,這樣美元又回到了美國政府手裡,然後繼續向其他國家買買買。
這樣的結果就是,其他國家只要努力幹活搞好生產,然後把商品賣給美國就好了,美國也根本不怕自己出現所謂的貿易逆差,但這個前提一定是基於美元的交易(美元霸權)。如果有哪個國家敢繞開美元私下交易或試圖建立替代美元的結算體系,壞了老美的這種好事,那麼結果可能就是像伊拉克那樣的。
可以這麼形容,美國是到目前為止、人類歷史上唯一不會因為赤字而導致政權崩塌的國家,而且不僅不會崩塌,甚至美帝還因此而越來越強大,因為美元霸權會讓全世界買單。(歷史上的大英帝國、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歸根到底來看,其實都是因為赤字而崩塌的)
所以說,本質來講,老美現在最害怕的其實就是一點:美元會失去壟斷地位。而如果有人試圖去改變現有的美元為主國際支付系統,那無異於就是要殺死老美(釜底抽薪破壞老美的根基)。
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年老美似乎已經慢慢感受到了危機,因為某東方大國正在試圖建立替代美元的新國際支付系統,雖然這只是一種苗頭(還沒有形成實際的影響),但如果站在老美的角度,是絕對不可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老美必須要把這種勢頭想辦法扼殺在搖籃裡。
那老美會怎麼做的?
其實這幾年我們已經看到了老美的一些行動,比如:經濟戰(諸如前幾年開始針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限制)、戰爭威脅(台灣問題、以及攪擾中國周邊的國家等)、等等。
甚至包括可能會對美元形成威脅的加密貨幣也都要實現完全的美國化(目前基本已經形成)並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
總之,一切試圖去替代美元霸權的行為,老美都會視作是對自己最大的敵對行為,要不就直接扼殺在搖籃裡,要不就直接收編,哪怕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在所不惜,這就是老美真正想要的。而現在老美的一系列針對性行為、包括目前的關稅等政策,某種層面來講,似乎也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終極核心目的。
不誇張地說,全球國家之間的新一輪"戰爭"似乎已經開始,尤其是大國與大國之間的直接博弈,這種戰爭我們可以比喻為"美元戰爭"或者"數字戰爭"、或者"新時代冷戰"。至於熱戰,只會發生在局部的國家或地區,像一戰二戰那樣大規模的全球性戰爭概率似乎很低。
當然,作為中國人,從心裡上講,我肯定也是希望我們能夠最終贏得勝利,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新的全球貨幣,但這個路,看起來任重而道遠。而我們作為普通的老百姓,當下只要管好自己的錢袋子就可以了。
從特朗普的角度看:
邏輯上講,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確實已經影響到全球的貿易槓桿,並由此引發了新一輪經濟的放緩(甚至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喊出了經濟危機的口號),但我們還是保留之前文章裡面的那個觀點:特朗普要的應該只是一種可控的經濟放緩(作為各種談判的籌碼),而不是要引起真的不可控的經濟危機。
比如,通過關稅措施,可以收緊全球貿易,以此來主動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放緩(人為可控)、順帶著還能夠一定程度上解決部分政府的稅收問題、保護美國製造業的問題等。而假如今年特朗普能夠因為這種人造的經濟問題促成一系列新的貨幣寬鬆(其中迫使美聯儲降息只是關稅政策的間接動因,而不是唯一目標),並達成貿易上的一些實際利好(這裡指對美國政府而言、比如部分製造業回歸、貿易逆差問題等),那麼,當前的所謂危機也就可以化解了,同時還能夠完成另外一個重要的目標,即政府債務再融資。
但現在主要的問題是,特朗普的胃口似乎有點大,屬於那種既要、又要的人,就看接下來怎麼繼續對內和對外博弈、和找到新的平衡點了。
不過,危機出現的時候往往也同時孕育著新的機會。短期來看,現在似乎到處是風險。但長期來看,只要當前的風險未來某一段時間能夠被排除或者有排除風險的應對方案出來,那麼就會轉化為新的機會。
從美聯儲的角度看:
因為美聯儲到目前為止似乎並不急於降息,而是想再觀望一下或者進行緩慢的降息。
雖然特朗普宣稱自己比鮑威爾更懂利率,但無奈鮑威爾似乎並不打算給特朗普面子,那麼現在就會有兩種可能:
一是特朗普想辦法讓鮑威爾儘快卷鋪蓋走人。
二是特朗普通過其他的方式迫使美聯儲降息(寬鬆政策)。
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美聯儲進行降息(啟動新一輪的寬鬆周期)主要是基於一些經濟方面的數據,比如失業率持續上升、通脹穩定在 3% 以下(當前美聯儲的長期通脹目標是 2%)、經濟出現放緩、金融市場持續的劇烈波動……
從最新的觀察數據來看,今年美聯儲的首次降息可能(僅是可能)會發生在今年的 6 月或 7 月,如下圖所示。當然,也有分析師認為,今年降息可能會發生在 9 月和 12 月,這個我們可能需要持續去關注一些數據方面的變化來做判斷和猜測。
但不管什麼時候降息吧,可以這麼說,美聯儲降息這件事情肯定會發生,現在只是個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但這裡我們也需要額外提醒的一點是,不要簡單地認為只要美聯儲降息市場就會一直上漲,降息和市場上漲之間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比如,一旦市場明確了降息預期,那麼即便降息還沒有正式落地,市場也大概率會有一波上漲。再比如,正式降息到來的時候,雖然政策上是放水了,但市場也可能會在降息的早期出現新一輪的下跌行情或衝高回落。
總之,降息肯定對市場是利好的,但不要直接把降息和價格上漲畫等號,因為市場始終是動態和波動的。
從交易者的角度看:
目前來看,似乎能夠扭轉市場最核心的兩張多米諾骨牌就是特朗普的政策(主要還是集中在中美的關稅戰)和美聯儲降息。
一旦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影響基本結束(完全逆轉目前來看基本是不可能的,但特朗普可能會針對部分商品或領域調整實施寬鬆措施)、美聯儲也同時開始採取一些積極的行動,那麼,理論上來講,局勢的好轉 + 美元的低利率,會促使更多的流動性回歸到市場中(不僅僅是美股市場、也包括加密市場),我們大概率就會迎來新的階段性行情機會。
而假如站在未來這個結果導向的角度、重新回頭看當前或者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市場,也許就能夠發現:當前我們正在面對著各種相對廉價的資產,就看你能不能持續去撿到寶了。
當然,這裡面的廉價是相對而言的,廉價並不代表就是低價,如果你依然想精準買到最低價,那麼只能看你自己個人的判斷而定了,針對這點我們提供不了任何的建議。
總之,當前的宏觀環境看起來比較糟糕,但類似的劇本我們似乎也都經歷過。雖然通過話李話外近期的系列文章大家也能夠發現,我們自己是繼續保持著長期的樂觀心態,但同時我們自己也做好了短期可能的最壞情況準備。
市場周期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輪回,有時候泡沫會變大再變小地反復進行,有時候泡沫會直接爆掉再重新吹出泡泡……雖然每次周期都會存在不一樣的地方(諸如時間長度不同、政策影響面不同、敘事故事不同等),但只要理解了市場與流動性之間的基本關係,比如了解了政策、通脹、印錢之間的關係,那麼我們也總是能夠找到市場的一些相同之處,這就是我們可以放大並利用的地方。
如果你繼續身處在加密領域,那麼對你而言,現在也許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市場正是因為有了各種不確定,因此才有了各種機會,只有那些能夠忍受住各種不確定的人,才有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文章的最後再留個問題:
現在大部分人已經看熊,但也有部分人樂觀認為今年下半年還有牛市機會。但不同的觀點也僅僅是一種不同的概率問題而已。那么,我們是會從這個夏天開始經歷更大規模的經濟衰退呢?還是會從這個夏天開始迎來新一輪的階段性上漲呢?你自己更傾向於哪種看法?以及支持自己看法的對應理由?你又為此做好了兩手準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