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 資訊洩露或致 4 億美元損失,KYC 反成黑客金礦?

ChainCatcher 精選
2025-05-16 13:01:03
收藏
一紙政審終究是擋不住社工攻擊....

作者:Fairy,ChainCatcher

編輯:TB,ChainCatcher

"預計此次事件的損失約為 1.8 億至 4 億美元。"

一紙政審終究是擋不住社工攻擊….

4 月初,我們曾報導Coinbase 用戶頻遭精準詐騙,年度損失可能高達 3 億美元。如今,真相正逐漸浮出水面。

昨日,Coinbase 披露核心細節,黑客通過收買海外客服人員,竊取了少於 1% 活躍用戶的個人信息。遮掩已久的內部安全隱患,終於暴露在陽光下。

榮耀未散,危機

在衝上標普 500 的利好消息不到一周,Coinbase安全醜聞便接踵而至,股價隨即轉跌,日內下挫 7.2%。

四月初,The Block 聯合創始人 Mike Dudas 就曾接到 Coinbase 通知,稱其賬戶遭員工違規訪問,彼時內部數據權限管理已引發擔憂。(相關閱讀:一年損失 3 億美元,Coinbase 用戶頻遭精準詐騙,背後竟藏"內鬼"洩露信息?

而Coinbase 昨日的公告,首次披露了事件全貌:海外客服人員遭犯罪分子收買,複製了不到 1% 月活用戶的數據,試圖冒充官方實施詐騙。黑客試圖敲詐 Coinbase,索要 2000 萬美元封口費。Coinbase 拒絕支付,並反向懸賞同額獎金,追緝並定罪幕後主使。

與此同時,Coinbase 是否虛報用戶數量的問題也被推上台面。SEC 正調查其在註冊文件中披露的"1 億驗證用戶"這一關鍵數據,而該指標早在兩年後被悄然停用。儘管其首席法務官 Paul Grewal 回應稱,這屬上屆政府的遺留調查,相關信息也已充分披露,然而,內憂外患之下,Coinbase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Coinbase 能信嗎?

Coinbase 的可信度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對於一家以"安全合規"為核心賣點的上市加密交易所來說,敏感數據外洩、社工詐騙風險激增以及潛在的監管處罰,無疑是一次多線"打臉"。

從 Coinbase 公告披露的內容來看,黑客所竊取的信息幾乎覆蓋了用戶的完整 KYC 檔案:包括姓名、地址、電話、電郵、身份證件圖像,甚至還有部分銀行賬戶信息。這類信息落入不法分子之手,除了對後續的社工攻擊、釣魚郵件和資金盜竊提供了"精準彈藥",還可能被轉售於暗網,形成長期隱患。

再看Coinbase 的應對措施,Coinbase 承諾將全額賠償因本次事件受騙而向攻擊者轉賬的用戶,並針對安全漏洞展開系統性修復。強化客服權限管理,在美國新增客服中心以提升監管能力。同時,Coinbase 也將內部加大對潛在威脅檢測、自動響應和攻擊模擬測試的投入。

這些舉措雖然是亡羊補牢,但也釋放出Coinbase "正面迎戰"的態度。這一系列補救措施能否真正遏制風險、重新贏得投資者與用戶的信任,還需時間與實際成效來驗證。

KYC 争议重燃

KYC 的初衷是反洗錢、反恐融資,但在現實操作中,它也成為用戶隱私最集中的信息庫。Coinbase 此次數據洩露事件,將KYC制度的爭議再次推至台前。

在這場風波中,多個項目創始人和 CEO 紛紛發聲,圍繞三個問題展開了反思:

  1. "隱私交換安全"是否值得?

Nansen CEO Alex Svanevik 直言,KYC 制度要求用戶提交大量敏感信息,如身份證件、護照、水電賬單等,但現實中卻"幾乎沒有真正的罪犯被抓住"。

Casa 錢包 CEO Nick Neuman 表示:"這就是我們不採集 KYC 的原因。"在他看來,KYC 只會給黑客提供更多攻擊途徑。

  1. 制度漏洞加劇用戶風險

平台收集用戶敏感信息,若缺乏相應的保護能力,反而會將用戶置於更大風險之中。Wintermute CEO Evgeny Gaevoy 強調,Coinbase 並未及時披露信息洩露事件,正是"我們所處愚蠢又荒謬的 KYC/AML 體制的陰暗面"。他認為,這套制度"為地緣政治與執法提供了便利,卻犧牲了公民隱私,還給企業施加了沉重負擔,使犯罪分子更容易進行勒索、綁架和詐騙。

  1. 信息蜜罐,還要繼續加碼?

DeFiance Capital 創始人 Arthur 在 X 平台發文表示,Coinbase 真的需要解決他們的問題,如果最終 Coinbase 平台變成用戶重要信息的蜜罐,沒有理由要求不斷 KYC。

對加密行業而言,當"合規"成為強制收集用戶敏感信息的理由時,平台是否已準備好承擔隨之而來的數據安全責任?這場圍繞 KYC 的討論並非首次出現,但這次的現實案例讓爭議顯得更加尖銳:監管合規與用戶隱私之間的張力,正在成為加密行業無法回避的一道難題。

合規是通往主流的門票,但也是數據安全的煉金石。它不僅考驗技術實力,更拷問平台的責任感與治理水平。

這是一條沒有回頭的路,也是一場注定漫長而艱難的修行。

前路漫漫,任重而道遠。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