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薦讀 | 2022 年度加密行業死亡項目不完整名單;a16z 給監管者的一份信
整理:餅乾,ChainCatcher
1、 《2022 年度加密行業死亡項目不完整名單:融資超 36 億美元,多受 FTX、Terra 事件波及》
近日,加密數據網站 RootData 發布了項目合輯《2022 年加密行業死亡項目名單》,收錄了 96 個今年死亡的加密項目,都是曾有具體產品但因種種原因停止運營,這個名單可以一定程度上折射加密行業的發展狀態。這些項目中有 28 個項目曾獲得融資,總融資金額達到 36.05 億美元。這些血淋淋的案例值得行業深思,本文將盤點這些在 2022 年死亡的加密項目。
2、 《MEV 的首個五年:過去與未來》
本文是 Nomad 創始人兼 CTO James Prestwich 寫作的關於 MEV 敘述性歷史。他在五年前向以太坊敘事引入MEV,五年後當他寫這篇關於 MEV 的文章時仍然感覺有點不真實。我們又一次處於漫長熊市的開端,深陷上一輪投機狂潮的破滅之中。
3、《Lyn Alden 年終總結:對 DeFi 的批判性研究,DeFi 真的是未來嗎?》
在 Luna、Celsius、Voyager、3AC 以及 FTX/Alameda 崩潰之後,許多加密行業分析師都表示 DeFi 是潛在的解決方案。本文以這一觀點為引線進行剖析,承認 DeFi 存在某些機會,但也對整個行業的現狀進行了相當批判性的評價。此外,本文還涉及了加密貨幣行業的其他概念,包括 Web3、NFT、通證化證券,以及創造了讓創始人致富之外沒有任何用途的加密貨幣這一更廣泛的問題。
4、 《加密 OG 們眼中的 2023 年:DEX、跨鏈、比特幣支付、自托管錢包等》
NFT 將獲得更多實用性並成為 Web3 的基石。隨著備受期待的區塊鏈遊戲將於 2023 年上架,我們可以看到了吸引新一代加密用戶的下一個機會。FTX 崩盤後,隨著加密貨幣投資者轉向自我托管,人們將會了解比特幣的真正價值,而不僅僅是炒作和價格投機。隨著 FTX 崩潰引發更嚴格的監管,BTC Markets 的 Caroline Bowler 認為加密貨幣可以在未來 18 個月內成為主流。2023 年可能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和更先進的跨鏈應用的一年。
5、 《深入 Web3 數據領域:用戶數據的景觀、層次和未來》
Web3 數據領域將對新秩序至關重要,並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從企業家的角度來看,去中心化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無需許可的分佈式數據庫。說到數據,還有很多場景需要服務。如果你選擇其中之一,你將很可能能夠在 Web3 的世界中發展和成長。今天的文章將討論 Web3 數據部門結構、現有 Web3 數據空間中的典型玩家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6、12 條主流公鏈的估值框架和市值預測:哪些被高估或低估?
在任何時間點,你都可以認為區塊鏈平台的估值是由 3 個方面決定,包括:採用和使用、平台護城河、加密市場條件。本文針對 12 條主流公鏈的實際市值和模型預測的市值做出了嚴謹分析。同樣的框架也可以用於評估其他區塊鏈項目。
7 、《a16z 給監管者的一份信:應該如何恰當地監管 DeFi ?》
本文為 a16z 為金融穩定委員會(FSB)的 "加密資產活動的國際監管" 主題活動所撰寫的評論信,主要分為三部分:其一是討論 DeFi \& CeFi 之間的區別,以及適當的 DeFi 監管框架應如何涉及監管 Web3 應用程序,而不是 Web3 協議(監管企業,而不是軟件);其二是討論隱私的重要性;其三則是提醒不要制定過於嚴格的法規,因為這些法規可能會產生禁止運作良好和過度抵押的算法穩定幣的效果。
2022 鏈上遠比以往瘋狂,有單筆超 6000 萬美元的清算,單筆超 53 億美元的轉帳等操作,Coinbase 戰略主管 Conor Grogan 盤點了 2022 年鏈上六起「最大」事件,例如,最大金額的黑客事件是3 月 23 日 Ronin Bridge 遭到攻擊,攻擊者盜取大約 6.5 億美元資金。
9、《12 條主流公鏈的估值框架和市值預測:哪些被高估或低估?》
在任何時間點,你都可以認為區塊鏈平台的估值是由 3 個方面決定,包括:採用和使用、平台護城河、加密市場條件。本文針對 12 條主流公鏈的實際市值和模型預測的市值做出了嚴謹分析。同樣的框架也可以用於評估其他區塊鏈項目。
10、《DefiLlama 2022 年 DeFi 年終回顧:創新和挑戰並存》
2009年,當中本聰向世界展示區塊鏈時,加密貨幣算是第一個用例。比特幣證明了區塊鏈可以用來證明數字貨幣的真正所有權。在比特幣推出十多年後,DeFi 正在證明區塊鏈還有許多其他用例。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全球產業,影響了數十萬消費者。本報告旨在為想更深入了解行業的人提供一個全面的數據驅動的 DeFi 視圖。
11、《Web3.0 底層語言:Move 彌補了 Solidity 哪些不足?》
為什麼基於Solidity語言的以太坊生態如此龐大,市場依然對新公鏈有著新期待?Move出自大廠(Meta),被行業普遍看好,前期一些基於Move語言開發的公鏈得到了市場的青睞和資本的追捧。面向Web3更為豐富的應用,底層語言的進化是基礎,Move有哪些優勢,彌補了Solidity哪些不足?基於這些特點,Move 生態有可能誕生新模式和新應用。